A. | 环境因素可诱发的基因突变具有一定的方向 | |
B. | 基因突变后,生物的遗传信息和性状一定改变 | |
C. | 有些人工诱发突变和自发突变既无害也无益 | |
D. | 人工诱发基因突变只导致一个等位基因产生 |
分析 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
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4、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生殖细胞突变一般可以遗传给子代.
5、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解答 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
B、基因突变后,生物的遗传信息一定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B错误;
C、有些人工诱发突变和自发突变既无害也无益,C正确;
D、人工诱发基因突变可以导致一个或多个等位基因产生,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南许昌许昌高中襄城高中长葛一考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甲是某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将该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离,选择其中三种测定几类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大致如表乙所示(表中数据为干重比).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蛋白质(%) | 脂质(%) | 核酸(%) | |
细胞器A | 67 | 28 | 微量 |
细胞器B | 59 | 40 | 0 |
细胞器C | 61 | 0 | 39 |
A.将该细胞放在清水中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该细胞可能存在于根尖
C.细胞器B可能是甲图中的⑦
D.细胞器C不可能是甲图中的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利用品种①、②,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获得a品种 | |
B. | 对品种③进行辐射诱变,可能获得b品种 | |
C. | 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品种③中获得c品种 | |
D. | 品种a、b、c的培育均可采用单倍体育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 | |
B. | 甲、乙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 |
C. | 若甲是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它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不考虑交叉互换) | |
D. | 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是来自I1个体的基因突变 | |
B. | 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正常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frac{1}{4}$ | |
C. | 若IV1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有一男孩,则该男孩患病的概率为$\frac{1}{8}$ | |
D. | 该家族中表现正常的女性都不传递致病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 B. | 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 | ||
C. | 动物细胞质浓度的大小 | D. | 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应速度比体液调节迅速 | |
B. | 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主要是激素,其需经体液的运输 | |
C.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所有动物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 |
D.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过程均需靶细胞特异性受体的参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