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下列液体中含抗体的是(  )
A.细胞内液B.血清C.乳汁D.组织液

分析 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据此答题.

解答 解:A、抗体不分布在细胞内液中,A错误;
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B正确;
C、乳汁中也可能分布有少量抗体,C正确;
D、抗体也分布在组织液和淋巴中,D正确.
故选:BCD.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抗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抗体的概念、化学本质及其分布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提取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研究表明,青蒿素易溶于丙酮、乙酸乙酯、氯仿、苯及冰醋酸,可溶于甲醇、乙醇、乙醚及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

(1)应采用 法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其中的挥发性油应采用 提取。

(2)选用青蒿芽等运用 技术可获得大量用于提炼青萵素的幼苗,该过程的原理是 ,该过程所需的MS培养基含有 和有机物等,此外还需耍加入 。 (3)在MS培养基中添加有机物,用蔗糖作为碳源,若换用葡萄糖会导致植物细胞 而生长不良好,同时葡萄糖可作为微生物以接利用的碳源,而蔗糖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分子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B.细胞缺氧时细胞质基质中不能合成ATP
C.细胞代谢加快时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加快
D.ATP与核酸、蛋白质的元素组成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则表现为外负内正,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该部位又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单向(单向,双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到A、B两种高等植物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的日变化趋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植物细胞中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分布于叶绿体基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A、B两种植物在12:00时,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图1中,直接引起蒸腾速率变化的指标是气孔导度;据图推测导致12:00时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填“光照强度”或“CO2”)
(3)图2中,18:00时刻的有机物积累最大.
(4)图2中b曲线在10:00后下降的最可能原因是呼吸作用速率升高.若给A、B植物供应14CO2,则在光合作用工程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中A~E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回答:
A、
B、
C.AABBDD×RR→ABDR$\stackrel{①}{→}$AABBDDRR
  普通小麦 黑麦 不育杂种   小黑麦
D.高秆抗锈病DDTT×矮秆易染锈病ddtt→F1$\stackrel{?}{→}$F2→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的品种
E.高秆抗锈病DDTT×矮秆易染锈病ddtt→F1$\stackrel{①}{→}$配子$\stackrel{②}{→}$幼苗$\stackrel{③}{→}$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的品种
(1)A图所示的过程称为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基因型应与亲本中的甲个体相同.
(2)在B图中,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天冬氨酸改变成缬氨酸.(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冬氨酸GAC)
(3)C图所示育种方法叫多倍体育种,该方法常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该试剂作用的对象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4)D图所示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选出矮秆抗锈病的个体,让其连续多代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5)E图中过程②常用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与D方法相比,E方法的突出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的全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示产生的物质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为血红蛋白.
(2)图中③代表的结构是囊泡.
(3)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的过程,共穿过了0层膜.
(4)图示过程的研究手段通常为同位素标记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步骤,该步骤发生细胞的细胞质中的核糖体部位.
(2)3是信使RNA,它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而形成.
(3)2是tRNA,其上的可与3配对的三个碱基统称是反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1970年,特明和巴尔德摩证实了RNA病毒能依赖RNA合成DNA的过程,并发现了催化此过程的酶.如图为形成cDNA的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分析,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逆转录酶
B.从图示可以看出要将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开可以用核酸酶H和高温处理
C.从图中信息分析可知,②⑤过程为DNA复制,催化⑤过程的酶能耐高温
D.如果RNA单链中有碱基100个,其中A占25%,U占15%,则通过该过程合成的一个双链DNA片段中有胞嘧啶3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