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群落若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就不会出现演替现象
B. 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首先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灌木丛
C.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结构逐渐复杂,植被光能利用率提高
D. 组成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个主要岛屿的鸟类各自形成独立的种群基因库,且这13个基因库的差别将越来越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A.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B.因腌制过程中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C.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O2;气体为CO2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髙,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二模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丙所发挥的作用因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差异不大
B. 用NAA处理得到的无子果实性状不属于变异
C. 甲、乙、丙皆有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
D. 高浓度的丙会促进甲的大量合成,进而抑制丙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噬菌体内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
B. 人体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C.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D.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是DNA和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B.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C. 火灾后的森林依次出现杂草、灌木林、乔木林,先发生初生演替,后次生演替
D. 海洋生态系统无机环境条件相对陆地生态系统比较稳定,所以生物进化速度较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研工作者将基因型为Aa( A对a完全显性)的某植物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再将该四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之染色体加倍。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正确的判断组合是
①最终获得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和3种基因型
②上述育种方式只包含多倍体育种
③最终获得的后代不—定是纯合子
④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为单倍体也可育
⑤第二次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不可育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功能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器官移植时的异体排斥反应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果
B. 将玉米花粉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隔开的结构是细胞膜
C. 精子和卵细胞、胰岛B细胞和肝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不相同
D. 由于细胞膜能严格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因而能保证生物体的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云南省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后,仍具生物活性,且可再次利用的是
A. tRNA B. 神经递质 C. 激素 D. 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慈溪中学效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
B.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与30℃想等
C. 如果该植物原重Xkg,置于暗处4h后重(X—1)kg,然后光照4h后重(X+2)kg,则总光合速率为3/4kg·h-1
D. 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