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B过程中一般用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称为PCR技术 | |
B. | A→B过程利用了DNA复制原理,需要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 |
C. | 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常选用的受体细胞是卵母细胞 | |
D. | B→D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④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其中A→B表示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DNA分子,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B→D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
解答 解:A、A→B表示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DNA分子,该过程中一般用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并加入两种引物,A正确;
B、A→B表示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DNA分子,该过程利用了DNA复制原理,由于PCR技术是在较高的温度中进行的,因此需要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B正确;
C、培养转基因动物时,常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因为受精卵的全能性高,能发育为完整的动物个体,C错误;
D、B→D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④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该过程常用农杆菌转化法,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识记PCR技术的原理、过程、条件等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是进行可溶性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 | |
B. | 格里菲斯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
C. | 生态缸内各生物间应有营养级上的联系且各级生物之间比例合适 | |
D. |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存在着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 |
B. | 种群中不同个体在垂直方向上可表现为垂直结构 | |
C. |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 |
D. | 在“S”曲线中,种群数量处于环境容纳量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种 | B. | 2种 | C. | 3种 | D. | 4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群的数量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
B. | 在森林群落中,动物不存在类似于植物的垂直结构 | |
C. |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 |
D. |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地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
… | 24 | 27 | 31 | 36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