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如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B过程中一般用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称为PCR技术
B.A→B过程利用了DNA复制原理,需要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C.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常选用的受体细胞是卵母细胞
D.B→D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④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其中A→B表示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DNA分子,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B→D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

解答 解:A、A→B表示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DNA分子,该过程中一般用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并加入两种引物,A正确;
B、A→B表示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DNA分子,该过程利用了DNA复制原理,由于PCR技术是在较高的温度中进行的,因此需要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B正确;
C、培养转基因动物时,常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因为受精卵的全能性高,能发育为完整的动物个体,C错误;
D、B→D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④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该过程常用农杆菌转化法,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识记PCR技术的原理、过程、条件等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是进行可溶性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
B.格里菲斯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生态缸内各生物间应有营养级上的联系且各级生物之间比例合适
D.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存在着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B.种群中不同个体在垂直方向上可表现为垂直结构
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D.在“S”曲线中,种群数量处于环境容纳量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图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种植的各种蔬菜在该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生产者,其作用是固定太阳能.
(2)图中有两条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最大特点是“无废弃物”,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的抵抗力稳定性低(填高、低),原因是生态系统成分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与传统工程比较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
(4)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沼气等.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它突出的优点是减少了燃烧煤炭所产生的污染.
(5)建立该生态工程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能够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甲图是DNA决定某一多肽链中的酪氨酸和丙氨酸过程示意图,乙图是样品DNA经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获取大量DNA克隆分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中含有8种核苷酸;丙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GCC.该图表示了DNA中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乙图PCR一般要经历30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变性、复性、延伸.整个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乙图的PCR过程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模板DNA双链,原料脱氧核苷酸,能量ATP,酶热稳定DNA聚合酶.
(4)加热至94℃的目的是DNA样品的氢键断裂,当温度降至55℃时使引物与两条DNA单链结合,之后升高温度至72℃,合成子链,子链的合成方向总是从3′端至5′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二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理论上产生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是(  )
A.1种B.2种C.3种D.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数量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在森林群落中,动物不存在类似于植物的垂直结构
C.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地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图1表示小麦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图2是某科研小组利用密闭的透明玻璃小室探究小麦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

(1)图1中A和B分别表示的是氧气、二氧化碳,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①-④过程中,能为该细胞酶的合成提供能量的过程是②④.
(2)图2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正在进行实验的装置光源关掉,使实验处于黑暗处,则短时间内植物细胞内三碳化合物含量增加(选填“增加”或“减少”);给予光照后,能否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否.
(3)将图2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3所示曲线.观察装置中液滴的位置,c点时刻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左侧,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g点(填字母).在下午某段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24273136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3所示曲线的ef段获得的.
(4)上述实验测定的是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若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则还应设置一个对照实验,思路是:增设一个如图2所示装置,将该增设装置遮光处理,且其它条件与图2所示装置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对子代的性状进行分析和统计,其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子代中圆粒与皱粒的比例为1:1.
(2)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或YyRr、yyrr.
(3)子代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r.若使子代中的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个体杂交,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是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