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Na+、Cl-、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
B. |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 |
C. | 体内细胞大多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 |
D. | 正常人体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和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液中的溶质微粒的数量有关,即与Na+、Cl-、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正确;
B、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稳定不变,B错误;
C、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正确;
D、人体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O3-、HPO42-等缓冲离子有关,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练习(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学校草坪的某种雌雄同花的植物进行了遗传学研究,发现该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他们查阅资料后发现,该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对该对性状进一步研究,该小组随机取红花和白花植株各60株均分为三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1)根据 组结果,可以判断 花为显性。
(2)试解释A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 。
(3)B组亲本的红花中,纯合与杂合的比例为 。
(4)要判断B组杂交结果中某红花植株是否为纯合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菌种 | 培养基成分 | 细胞生物量(g/L) |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 | 类胡萝卜素 产量 (mg/L) |
① | 葡萄糖 | 2.4 | 26.01 | 62.4 |
② | 甘蔗汁 | 9.2 | 1.9 | 17.5 |
③ | 泥炭提取物 | 4.8 | 1.261 | 6.0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亲本 | 子一代 | |
抗旱性状(株) | 不抗旱性状(株) | |
甲 | 291 | 98 |
乙 | 389 | 2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同的染色质 | |
B. | 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同的细胞核 | |
C. | 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同的细胞膜基本支架 | |
D. | 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同的内质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 | |
B. | 胚胎移植之前需检查精卵细胞的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 |
C. | 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为:受精卵-→桑椹胚-→卵裂-→囊胚-→原肠胚 | |
D. | 移植入受体的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需要更强刺激才能使细胞达到同等兴奋程度 | |
B. | 缺氧处理20min时,给予细胞30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能记录到神经冲动 | |
C. | 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在线粒体合成;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 | |
D. | 无氧培养液对细胞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 |
B. | 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C. | 艾弗里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转化因子”的本质是DNA | |
D. | 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