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确切的是 ( )
| 处理前 | 用鱼滕酮处理后 | 用乌本苷处理后 | |||
细胞内 | 血浆中 | 细胞内 | 血浆中 | 细胞内 | 血浆中 | |
K+ | 145 mmol | 5 mmol | 11 mmol | 5 mmol | 13 mmol | 5 mmol |
Mg2+ | 35 mmol | 1.4 mmol | 1.8 mmol | 1.4 mmol | 35 mmol | 1.4 mmol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只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稀释平板统计并计算平均数 |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每次换方向划线时都需对接种环灭菌 |
C.根据菌落数统计培养液中活菌数往往比实际活菌数少,原因是有可能2个或多个细菌形成一个菌落 |
D.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刚果红培养基要求只含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纯合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 ( )
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中即可选出 |
B.从子三代中选出,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子 |
C.隐性品种可从子二代中选出,经隔离选育后,显性品种从子三代中选出 |
D.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含有编码某种蛋白质的RNA序列注射到线虫肌细胞内,线虫肌细胞开始抽搐,与肌细胞蛋白基因有缺陷的线虫表现的一样。这种RNA使线虫原有的 ( )
A.信使RNA被剪切并销毁,相应的蛋白质无法合成 |
B.信使RNA不变,其他条件适宜,相应的蛋白质正常合成 |
C.信使RNA被剪切并销毁,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
D.信使RNA不变,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甲所示;为研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和花的顶生与腋生性状的遗传规律,设计了两组纯种豌豆杂交实验,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示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图甲③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白果是显性性状 |
B.图甲P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a,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
C.由图乙可知花的着生位置和茎的高度各由一个基因控制,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
D.图乙中F1所有个体的基因型相同,该实验中亲代的腋生花都需做去雄处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于多细胞动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坏死时膜通透性逐渐降低 |
B.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C.衰老的生物体内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
D.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的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 )
A.2∶1 B.1∶2 C.1∶1 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 )
A.3种;9∶6∶1 |
B.4种;9∶3∶3∶1 |
C.5种;1∶4∶6∶4∶1 |
D.6种;1∶4∶3∶3∶4∶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
B.人体内任一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都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
C.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的 |
D.内环境的稳态都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实现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