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膜有四层磷脂分子,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核仁是合成DNA、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C、染色质和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核孔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核膜(双层膜,上面有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
解答: 解:A、核膜是双层的,一层膜两层磷脂分子,故核膜有四层磷脂分子,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
B、核仁,是产生核糖体的场所,核糖体是蛋白质形成的场所,B错误;
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正确;
D、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核孔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结构以及相关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家族关于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Ⅰ-1的基因型和Ⅲ-1的基因型不相同
D、如果Ⅲ-2与Ⅲ-3婚配,则他们的后代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
3
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染色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线粒体,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B、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把苏丹Ⅲ染液滴到载玻片的花生子叶薄片上,并用清水洗去浮色
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步骤:制片-解离-漂洗-染色-观察
D、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步骤: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采用转基因方法将人的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的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转基因山羊的乳汁中.这说明,在该转基因山羊中,只有乳腺细胞中存在人凝血因子基因,而其他细胞中不存在.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一组(甲组)不进行搅拌、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
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B、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D、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表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两种群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最准确的是(  )
第一年第二年第五年第八年
甲种群456051201970
乙种群012043106600
A、甲种群因缺乏可遗传的有利变异而灭绝
B、乙种群发生了初生演替
C、乙种群在第八年达到K值
D、甲、乙种群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A与a的分离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1所示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由⑤到①.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若③为肌肉细胞,物质交换过程如图2所示
B、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3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
C、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30 min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硅藻的生长需要硅酸盐.下图是对两种淡水硅藻--针杆藻和星杆藻的研究结果,虚线表示海水中硅酸盐的浓度μmol/mL.如图a表示单独培养针杆藻、b表示单独培养星杆藻的情况,c表示两种硅藻在一起的培养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图中的曲线②表示星杆藻的生长情况
B、针杆藻的生长情况对硅酸盐的依赖程度更低
C、单独培养星杆藻时,其种群密度将会不断增大
D、相同条件下单独培养两种硅藻,针杆藻的K值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