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有如下结果: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遵循(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不遵循(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重新组合(基因重组),具体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减Ⅰ前期)时期.
(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

分析 分析每一对性状,在F2代都符合3:1,因此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但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关系,即不符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最可能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四分体的交叉互换造成的.

解答 解:(1)在F2的表现型中,抗病:易感病=(66+9):(9+16)=3:1;说明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由于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不符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进行了基因重组.
(4)由于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实验假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题中已假设了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如果假设成立,那么通过测交的方式后代也应该会出现这一结果.
故答案为:
(1)遵循
(2)不遵循
(3)重新组合(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的四分体(减Ⅰ前期)
(4)一       
   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连锁交换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孟德尔定律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数据的分析抽象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中原名校高二下学情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化学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B.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C.携带遗传信息的化合物均含有N

D.组织液中蔗糖含量增多,组织细胞失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实验小组以水稻为对象,研究大气CO2倍增对水稻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固定CO2的酶)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RuBP羧化酶能将CO2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大气CO2倍增处理会使RuBP羧化酶的活性降低,固定CO2形成的产物降低,导致暗反应阶段产生的ADP和Pi减少,进而使光反应速率下降.
(2)水稻叶肉细胞中能够消耗水并伴随着[H]产生的场所有叶绿体基粒、线粒体基质.
(3)研究发现,大气CO2倍增处理水稻15d后,水稻的叶面积增大了47.5%,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有机物积累增加了14.7%,则大气CO2倍增处理水稻15d后其叶肉细胞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水稻的叶面积增大了47.5%,但是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有机物积累量仅增加了14.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依赖于D(填标号),b、c运输方式符合图乙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2)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K+进入细胞的方式为a(填标号);Na+、K+的运输方式符合图丙所示曲线.与红细胞膜这种选择透过性生理功能关系最密切的膜成分是蛋白质.
(3)若图甲表示的是白细胞的细胞膜,其吞噬病毒的方式为胞吞,此过程需要(需要或不需要)代谢产生的能量.
(4)科学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请利用对照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
(1)实验原理是葡萄糖是还原糖,在水浴条件下,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3支相同的洁净试管,分别标号1、2、3,其中3号试管为实验组.
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内加入相应实验液体.即1号试管加2mL正常尿液;2号试管加2mL蒸馏水;3号试管加食用大量糖后采集的尿液2ml.
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刚配置好的斐林试剂1mL.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并将这3支试管放入50~65℃水浴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3)实验预期结果与可以得出的相应结论:.
①若3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1、2号试管仍然是蓝色,则说明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有葡萄糖存在.
②若1、2、3号试管都是蓝色(或斐林试剂的颜色或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请回答有关基因工程的相关问题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中方法显微注射法.
(3)目的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分子水平的检测是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4)标记基因的作用是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供重组DNA选择和鉴定).
(5)农杆菌Ti质粒有T-DNA序列,能带着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将特定的培养基装入锥形瓶,培养酵母菌.由于操作不慎,培养基受到污染,不仅长出了酵母菌,还长出了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瓶中的一切构成了一个(  )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糖原经过消化酶的催化作用,最后水解为(  )
A.糖原B.乳糖C.葡萄糖D.CO2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调查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重复调查几次,以减小实验误差
B.低温与秋水仙素均能抑制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和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检测是否产生CO2或酒精均可判断呼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