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复制,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八中高二下学期月考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査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八中高二下学期月考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酯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浙江杭州高级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在线粒体合成;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
B.无氧培养液对细胞转运离子产生影响,可能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机制之一
C.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需要更强刺激才能使细胞达到同等兴奋程度
D.缺氧处理20min时,给予细胞30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能记录到神经细胞膜外的Na+内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云南玉溪一中高三下学期月考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由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云南曲靖一中高三复习质量监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内通过RNA可以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蛋白质
B.神经递质在人体内神经纤维上的信息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C.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以及生物种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传递
D.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株洲市高一下学期期中理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大麻体内,物质B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基因Mm和Nn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①据图分析,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基因型可能有 种。
②如果两个不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品种杂交,F1全都能产生 B物质,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和 。
F1中雌雄个体随机相交,后代中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和不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之比应为 。
(2)下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I片断)上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片断)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若大麻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请回答:
①控制大麻抗病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片段。
②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可能有的基因型 。
③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大麻杂交,请根据以下子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推断出这对基因所在的片段:
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