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如图中的丁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所示细胞可同时出现在卵巢中
B.丙图可能是有丝分裂的图象,其对应丁图的DE段
C.乙图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4和2
D.丁图BC段和DE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肯能相同,DNA数目一定不同

分析 分析甲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分析乙图: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丙图: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图丁: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解答 解: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不可能出现在卵巢中,A错误;
B、丙图可能是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图象,此时每条染色体只含有一个DNA分子,对应丁图的DE段,B正确;
C、乙图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4和4,C错误;
D、丁图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因此BC段和DE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同,DNA数目也不一定不同,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下面为体液免疫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体液免疫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淋巴细胞是B细胞
(2)抗体是由浆细胞细胞产生的,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若抗原物质是酿脓链球菌,常常会累及心肌细胞,该病称为自身免疫病
(4)代表第二次有相同抗原进入机体发生的免疫过程的字母是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  )
A.h基因中BclI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B.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
C.2的基因诊断中可能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
D.2的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桃花是两性花,通过昆虫传份.玉米顶部开雄花序,叶腋开雌花序,通过风传粉.毛桃和光桃是一对相对性状,毛桃和光桃种植在一起,但毛桃树上只结毛桃,光桃树上只结光桃.玉米的甜与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把甜玉米和非甜玉米隔行种植,甜玉米上结的玉米有甜也有非甜,非甜玉米上只结非甜玉米,对上述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①桃子果皮是母本体细胞发育而来,与花粉无关;
②毛桃和光桃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是细胞质遗传;
③亲本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都是纯合体,且非甜对甜为显性;
④甜玉米上发生了性状分离,而非甜玉米上没有发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材料一“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妻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囊胚期,再将胚胎移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
材料二  下面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申请的一项专利:
申请专利号03109739.1专利申请日2003.04.14
名称利用转基因番茄生产胰岛素的方法公开号1458161
公开日2003.11.26申请(专利权)林忠平
地址北京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搜索 发明(设计)人林忠平、倪挺、陈溪、胡武雷
专利摘要本发明利用转基因番茄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胰岛素,所用的人胰岛素基因是依据植物偏爱密码子的原则来设计所含的密码子,通过人工合成若干DNA片段,拼接而成,并且在C端上加上KDEL的内质网滞序列,避免胰岛素在植物细胞中的降解.将该基因置于CaMV35S启动子和果实专一性启动子2A12的驱动之下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入番茄中,在番茄中表达人胰岛素.
据上述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那些技术?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至少写两项),若要得到“同卵双胞胎”,还需采用的技术是胚胎分割.
(2)“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技术上的区别是后者必需做植入前胚胎遗传学 诊断.
据上述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3)此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人胰岛素基因.将人工合成的DNA片段拼接在一起,所必需的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4)该项技术合成的胰岛素可在植物细胞的内质网中保存,以避免胰岛素在植物细胞中被降解.
(5)用目的基因与农杆菌的质粒(或Ti质粒)结合构建表达载体.目的基因能否在番茄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番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Ⅰ、某果蝇种群里偶然会出想个别无翅个体,无翅性状是一种由翅型基因HW突变导致翅型蛋白结构异常而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现象.
(1)如图是一个果蝇翅型遗传系谱图,据图判断,翅型基因HW位于常(常/X)染色体上,无翅突变属显性(显性/隐形)突变.
(2)对异常翅型蛋白和正常翅型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有差异的序列如下:
正常氨基酸序列…谷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精氨酸-天冬酰胺
异常氨基酸序列…谷氨酸-天冬酰胺
(注意: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CAA、CAG;终止密码子为:UAA、UGA、UAG.)
研究得知,无翅性状是基因HW中一个碱基对替换导致突变,据表信息,推测该基因模板链的碱基序列发生的改变是G(或鸟嘌呤)被碱基 A(或腺嘌呤)替换;翅型基因HW突变导致出现无翅性状,这种基因突变类型属于形态突变(或生化突变).
Ⅱ、果蝇的卷刚毛与直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为探究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某实验室选择了三个果蝇养殖瓶进行实验.已知每瓶中均有卷刚毛和直刚毛果蝇,且卷刚毛和直刚毛性别不同(卷刚毛全为雌性,直刚毛全为雄性或卷刚毛全为雄性、直刚毛全为雌性).各瓶内雌雄果蝇交配后所得到的子一代情况如下:
甲瓶:雌雄果蝇均为直刚毛;
乙瓶:雌性果蝇为直刚毛,雄性果蝇为卷刚毛;
丙瓶:雌雄果蝇均为一半直刚毛,一半卷刚毛.
请分析回答:
(1)相对卷刚毛,直刚毛是显性性状.
(2)甲、乙、丙三个养殖瓶中,亲代卷刚毛果蝇的性别分别是雄性、雌性、雄性.
(3)丙养殖瓶中亲代果蝇的基因型是XAXa、XaY.
(4)写出丙养殖瓶中雌雄果蝇交配所得子一代情况的遗传图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数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可发生蛋白质的合成B.BC段某些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
C.DE段细胞可能有四个染色体组D.核膜重建的时间只发生在DE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为人体内水分调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可控制其他激素的分泌
B.血液中③的浓度过低时,①②激素含量增加
C.饮水不足时激素④分泌减少
D.下丘脑对胰岛细胞的控制和垂体细胞的控制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动物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但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生殖前年龄组个体数大于生殖后年龄组个体数,种群数量一定增长
C.自然增长率主要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
D.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繁殖期个体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