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艾滋病毒(HIV)主要侵染的是(  )
A.B细胞B.T细胞C.浆细胞D.神经细胞

分析 艾滋病的病原体为HIV,其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T淋巴细胞,最终使免疫功能丧失,其他病原体等乘虚而入,故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感染HIV但没有发病的人不称为艾滋病患者,而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潜伏期HIV因大量增殖而浓度增加,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解答 解: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艾滋病致病机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有关功能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X1过程吸收CO2总量比Y1、Y2、Y3及Z过程释放CO2总量更大,其原因是有一部分供自身利用.
(2)当该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3)X1过程包括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包括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
(4)生态系统的功能除了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外,还有信息传递功能,但图上的箭头不能表示信息传递功能,原因是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图中都是单向的.
(5)假设该生态系统为草原,则草原上牛的粪便被屎壳郎取食的过程可以由Z(字母)表示.
(6)假设该生态系统为草原,为了调查草原青南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一般情况下,用此法估算出来的种群密度值和实际值相比要偏小(偏大、偏小、相等).相比则人们在草原上灭鼠的目的是合理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方面(从能量的角度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A表示神经元之间兴奋传导的过程,图B是图A中⑤结构的部分放大.分析回答问题:
(1)图A中的③④⑤共同构成突触.
(2)②结构中所含的传递信息的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3)构成⑤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4)静息时,⑤结构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5)兴奋在上述结构中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填“单向”或“双向”),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由于射线、亚硝胺等因素导致细胞遗传物质改变,无限增殖致人死亡的过程叫做(  )
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细胞癌变D.细胞衰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设计了测交实验,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验证(  )
A.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F1的基因型
C.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D.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甲示动物某一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e、c、b和a共同组成反射弧,其中f是感受器.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而当其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时,表现为外负内正,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乙图是甲图中d(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其中的③④⑤共同构成突触,
(4)图甲中所画神经元有3个,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c]神经中枢.
(5)②结构中所含的传递信息的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6)当⑤结构接受刺激后,由于对Na+ (Na+或K+)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膜两侧电位发生改变,产生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A.线粒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放置盖玻片,然后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已知AUG为起始密码.某真核生物基因M编码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M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B.b链是基因M转录的编码链
C.转录形成的RNA在细胞质内加工成熟
D.核糖体与a链特定部位结合启动翻译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