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如图示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B.仅细胞f中含有合成抗体的基因
C.HIV主要侵染细胞b,对⑤、⑥均有破坏作用,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D.细胞e→细胞d→③的过程的特点是更快更强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吞噬细胞呈递抗原,②表示增殖分化,③表示细胞识别作用,④表示抗体,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e(记忆T细胞)、g(记忆B细胞),a(吞噬细胞)和f(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HIV侵入人体主要破坏T细胞,降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尤其是细胞免疫.

解答 解: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e(记忆T细胞)、g(记忆B细胞).a(吞噬细胞)和f(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A错误;
B、abcdef细胞都具有合成抗体的基因,仅细胞f能表达出抗体,B错误;
C、HIV侵入人体主要破坏T细胞,降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尤其是细胞免疫,C错误;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二次接触抗原,二次免疫具有更快更强的特点,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酶的应用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酶固定在一定的载体上再加入到洗衣粉中可以制备加酶洗衣粉
B.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时,效率比直接使用酶的效率要高
C.酸可以使蛋白质水解,所以清除血渍、奶渍等污渍时降低PH值能提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D.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同学在进行某一酶促反应实验时,第一次测得产物生成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曲线a所示,第二次实验对第一次实验中的条件进行了一处调整,实验结果如曲线b所示.该同学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改变了酶的种类B.改变了底物浓度C.改变了酶的用量D.改变了反应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
B.口服多酶片中的胰蛋白酶可在小肠中将蛋白质水解
C.用果胶酶澄清果汁时,温度越低澄清速度越快
D.洗衣时,加少许白醋能增强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表示人体免疫系统的体液免疫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除具有图示成分外,还具有免疫器官.图中刺激甲细胞的病原体通常是经过吞噬细胞处理过的.
(2)图中信息显示乙细胞的增殖分化通常需要特定抗原刺激以及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图中乙细胞受刺激后,除了分化成丙细胞外,还分化成记忆细胞.
(3)图中丙细胞分泌的物质2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4)已知HIV的宿主细胞是T细胞,结合题中信息,解释艾滋病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缺失的原因:HIV侵染T细胞,使T细胞无法分泌淋巴因子,从而影响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可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人体免疫力低下.HIV侵入人体最终可导致机体患艾滋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艾滋病患者共进晚餐会感染艾滋病
B.人体的T淋巴细胞表面可能存在能被HIV特异性识别的结构
C.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大致相同
D.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时会产生强烈的排斥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和处理病毒B.浆细胞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
C.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D.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联考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CO2释放量

10

8

6

7

O2吸收量

0

3

4

7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花色有红花、橙花、白花三点植株.已知雌株与雄株由M、m基因控制,花色受A、a与B、b基因的控制(A与B基因同时存在的植株开红花,二者都不存在时开白花),相关基因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为研究该植物的遗传,所进行的实验如下:
实验1:利用红花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对幼苗进行处理,获得的正常植株全部开白花且雌株与雄株的比例约为l:1.利用橙花植株的花粉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相同.
实验2:红花雄株与红花雌株杂交,每组杂交子代中,雌株与雄株的比例约为1:1,且总出现比例约为1:2:1的红花株、橙花株、白花株.
请回答:
(1)花瓣细胞中的色素位于液泡(填细胞器名称)中,催化色素合成的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填细胞器名称).
(2)对红花植株的花粉离体培养,所获得的幼苗的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3)由实验1可知:正常白花雌株的基因型是aabbmm.正常情况下,雄株与雌株杂交,每组杂交子代中,雌株与雄株的比例总是1:1,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正常情况下雌株的基因型为mm,不产生含M基因的雌配子,因此,雄株的基因型为Mm,所以雄株和雌株杂交时,雌株与雄株的比例总是1:1.此实验结果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4)红花雄株与红花雌株杂交,子代中红花株、橙花株与白花株的比例为1:2:l.研究者认为出现该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只有基因型为ab的花粉才可育的结果.可利用红花或橙花植株的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若用红花雄株测交的结果为子代全白花,用红花雌株测交的结果为子代红花:橙花:白花=1:2:1,则该观点正确;
若用橙花雄株测交的结果为子代全白花,用橙花雌株测交的结果为橙花:白花=1:1,则该观点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