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某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二个子细胞甲和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均处于减Ⅰ后期,均开始胞质分裂

B.甲细胞中存在Aa基因可能是因为交叉互换

C.乙细胞产生的精子与正常卵细胞受精发育成的个体为三体

D.甲、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均与精原细胞相同

【答案】D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A、由甲、乙两图的染色体形态可知,两个细胞均处于减后期,A错误;

B、甲细胞中的基因Aa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若是交叉互换,则乙图中相应染色体上的基因应为AaB错误;

C、乙细胞会产生二种异常的精子,即多一条染色体和少一条染色体,与正常卵细胞受精后形成的个体分别为三体和单体,C错误;

D、甲、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4条、核DNA分子数为4个,均与精原细胞相同,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①~⑥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进行的只有①②③

B. 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出现二次免疫反应

C. 图乙d表示抗原直接刺激记忆B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浆细胞

D. 图甲②受一些类固醇药物阻碍而出现细胞免疫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过度繁殖导致水质下降及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危及人类健康与安全。研究人员为应对该情况,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叶绿素a与浮游植物质量有很好的相关性,所以经常被用作测量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间接指标)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利用高12m,直径为87cm的透明玻璃管,置于规格为5m×3m×1 5m (长×宽×高),水深1m的水槽内,水槽内底底部梯形支架,以固定玻璃管。玻璃管内实验水体与水槽内水体在同一水平面,以保障各个玻璃管内水体水面处于同一光照水平。

实验周期为21天,每_______________天取试管底部水体测定叶绿素a含量,实验期间每天需用_____________补充蒸发的水分

3)经过对测定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各个处理组在实验结束时的抑制率,如图2所示。请简述得出抑制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对浮游植物抑制效果最好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4)依据上述实验结果是否可推广使用增蓝消对自然水体的浮游植物进行抑制以缓解水华现象,请判断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了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1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 甲、乙、丙三者间的食物联系是乙→丙→甲

C. 图1中存在负反馈调节,图2中存在正反馈调节

D. 乙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最可能是草本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常染色体没有分离,即21号染色体有3条染色体组成。已知21号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假设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从理论上讲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A.2/3B.1/6C.1/3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家族系谱图,图中斜线阴影表示的是甲种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患者,黑色表示红绿色盲(相关基因用B、b表示)患者。请据图回答:

(1)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显、隐)________性遗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Ⅲ-2表现型正常,且与Ⅲ-3为双胞胎,则III-3不患甲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

(3)图中I-4的基因型是________,I-3的基因型是____。(只写与色盲有关的基因型)

(4)若图中Ⅱ-4为纯合子,则Ⅳ-1两病兼患的概率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条件下,激素④⑦分泌增多,激素⑤⑥分泌减少

B.图中C表示胰岛A细胞,DE分别表示垂体和肾脏

C.激素②④之间和激素④⑦之间均具有协同作用

D.下丘脑既参与了神经调节,又参与了激素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图乙表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b可代表______,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______结合,生成大量的_______

(2)在适宜的条件下,若用CO2、H218O供给植物进行代谢,则甲图中的d所代表的物质应是________

(3)在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内生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在N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其制约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此时乙图中N点向____(左、右)移动。

(5)在图乙P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提高马铃薯对真菌病害的抗性,某科研小组进行了马铃薯转基因抗病育种的初步研究,其过程如下所示,请将其完善:

1)从生防木霉菌株中提取总RNA以及通过____________过程合成cDNA

2)利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Chi(抗菌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与PMDTM18-T载体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获得重组质粒PMDTM18-T-Chi

3)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如图所示):将重组质粒PMDTM18-T-Chip33ECR质粒用____________(填具体酶)进行酶切,再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得到p33ECR-Chi。此过程中一般会使用高浓度的TDNA连接酶,T4 DNA连接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载体中p35S___________(填序号)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

③限制酶 RNA聚合酶

4p33ECR-Chi工程菌的获得:将p33ECR-Chi质粒转化至农杆菌菌株中,在含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获得白色菌斑,挑菌落,获得工程菌。

5)转基因植株的获得: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Chi基因转化到马铃薯栽培品种试管马铃薯的块茎中。试管马铃薯的块茎是马铃薯遗传转化的理想外植体,分析其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周期长 ②取材方便 ③无需灭菌 ④转化效率高

6)对马铃薯进行抗菌检测:从分子水平上可采用_____________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的产物;从个体水平上进行检测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