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接受神经递质前,突触后膜的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 | |
B. | 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 |
C. |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改变并开始传播 | |
D. | 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内流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 |
分析 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后膜上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解答 解:A、接受神经递质前,突触后膜为静息电位,即突触后膜的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A正确;
B、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可实现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
C、如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则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改变并开始传播,如果为抑制型递质,则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会引起突触后膜电位改变,C错误;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内流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重庆市度春高二下期期中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真核细胞中X基因的表达过程,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异常mRNA经水解后的成分可成为合成细胞中“能量通货”的原料
B.若是原核细胞,则其DNA与周围的核糖体可能直接接触
C.①过程的启动需要RNA聚合酶与X基因上的起始密码结合
D.由图可知X基因中存在一些不能翻译成多肽链的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省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5/8、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省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转运RNA和氨基酸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种氨基酸都由特定的一种转运RNA携带
B.每种氨基酸都可由几种转运RNA携带
C.一种转运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相似的氨基酸
D.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转运RNA携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 |
B. | 图1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 | |
C. | 图2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 | |
D. | 图2细胞中含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的基本骨架含有C、H、O、N、P | |
B. | DNA分子仅靠氢键维系其稳定性 | |
C. | DNA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模板 | |
D. | 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相连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