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具有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是(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5)上述实验中,不能(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因为在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元素.
(6)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去感染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 解:(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所以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的实验方法.
(2)由于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并且DNA是遗传物质,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因此在离心时,含有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沉在底部,而蛋白质外壳留在上清液中,因此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离心出现在上清液中,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
b.在实验中,如果保温时间过短,会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因此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5)由于DNA和蛋白质中均有N元素,所以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
(6)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去感染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故答案为:
(1)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2)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3)a.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b.是 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4)DNA是遗传物质
(5)不能 因为在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元素
(6)大肠杆菌 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噬菌体侵染实验中的误差分析,考生要明确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并且侵染大肠杆菌后培养离心其放射性应出现在沉淀物中,考生要学会分析如果保温时间过短或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出现放射性的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1表示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该果蝇所产生的一个异常生殖细胞,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X染色体上的W基因在间期形成两个W基因,这两个W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分离.
(2)该果蝇的精巢中染色体最多是16条
(3)基因B-b与W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
(4)写出该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组成bbYY、BBXWXW或BBYY、bbXWXW
(5)在图3中绘出与图2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二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不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B.使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光趋湿的特性

C.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二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将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

C.pH和温度相对稳定有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的过程不属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黄冈中学高三下学期测试(十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如图表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和

(2) 据图分析,精神焦虑、紧张会导致 分泌增加,抑制人体免疫功能。使 活性下降,分泌淋巴因子减少,间接引起 产生的抗体减少,因而免疫能力降低。

(3) 图中的CRH是 , ACTH是

(4)免疫系统产生的细胞因子,也能作用于 ,导致体温升高,代谢加快,有利于免疫过程中的能量供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如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的数量变化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HIV最初侵入人体的时期(A阶段)HIV浓度下降的原因是病毒适应环境,不进行增殖
B.感染后的B阶段,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T细胞被破坏,数量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均下降,各种感染机会增加
C.HIV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衣壳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
D.由图可知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9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大地震中有许多获救者被解救后最需要饮水,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方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饮水是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如果长期不饮水会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失调,严重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B.地震中的受难者在被解救之前,内环境的渗透压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较多
C.人体内下列生理过程可以产生水:有氧呼吸、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蛋白质的水解
D.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南瓜的形状和果实的颜色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果实的白色对黄色为显性,果实的圆盘形对球形为显性.两亲本南瓜杂交,F1的表现型如图所示.若让F1的白色圆盘形瓜与黄色球形瓜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是(  )
A.1:1:1:1B.2:2:1:1C.3:3:1:1D.9:3: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表达哪项是错误的(  )
A.向离心沉淀的鸡血细胞中加水是为了让血细胞破裂,提取核物质
B.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时,DNA溶解度最大
C.向溶解的DNA烧杯中加蒸馏水是稀释DNA
D.离心后除去血液中的上清液是为了除去血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