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可能存在着地理隔离
B.物种形成本身意味着生物能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
C.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
D.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使生物发生进化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由于有地里隔阂,可能存在着地理隔离,A正确;
B、新物种的形成说明生物适应新环境,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B正确;
C、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正确;
D、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生物的进化,而不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物种的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表示蜘蛛的丝腺细胞合成蛛丝蛋白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翻译,图中4结构的名称是核糖体,该过程的模板是信使RNA,原料是氨基酸.
(2)图中1结构是转运RNA,总共有61种种,2结构是肽链,密码子存在于3上(填序号).
(3)根据图并参考下表分析:1上携带的氨基酸是丙氨酸,
氨基酸丙氨酸苏氨酸精氨酸色氨酸

密码子
GCAACUCGUUGG
GCGACCCGC
GCCACACGA
GCUACGCGG
(4)在物质3合成过程中,与其DNA模板链上碱基A相配对的碱基是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现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薇甘菊的覆盖度在10%一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
 线虫蜱螨目弹尾目其他昆虫或小动物个体总数类群数
薇甘菊入侵区189022612348228715
群落交错区119813299114154315
本土植物区108412014349137614
数量总计4172478365211520919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薇甘菊入侵区.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个体数量变化影响较大.
(2)薇甘菊入侵后,最初阶段其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原因是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
(3)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光合作用无法正常进行而导致死亡,植物大量死亡会使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数量增加.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的一系列变化称群落演替.
(4)经研究发观一种叫田野菟丝子的植物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并将其致死,而不会致死其它植物.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上图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仅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
B.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从甲到乙,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
D.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  )
A.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B.基因突变频率高
C.产生许多适应环境的新基因D.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不定向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现在环保工作小组正进行作物深加工,变废为宝.
(1)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才能供给酵母利用,纤维素酶是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除碳源外,培养基成分还应该有氮源、无机盐和水等.
(2)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多见于腐殖土中,如纤维弧菌、噬胞菌等.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A内.
A.①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3)将获得的3种微生物甲、乙和丙分别接种在相同的选择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其他营养充足、且条件适宜),观测从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甲、乙、丙分别为18h、21h、42h,应选择微生物甲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后续分离纯化的工程中,若要测定培养液中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记录.
(4)为了保持菌种纯净,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东非三大湖:维多利亚湖、马拉维湖、坦葛尼喀湖中各自生活着300到500种丽鱼,不同湖中有些种类非常相似,比如都有刮食水底岩石上水藻的种类,都有吸食水面昆虫的种类等.但科学家通过DNA分析发现,维多利亚湖中不同丽鱼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远近于维多利亚湖和另外两个湖中形态结构类似的丽鱼之间的亲缘关系.马拉维湖和坦葛尼喀湖中的丽鱼也有同样的现象.另外,古气候学证明,在12000年前,三大湖都曾经濒临干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多利亚湖中不同丽鱼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维多利亚湖中的丽鱼证实了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C.12000年至今,可能由于洪水等原因导致丽鱼在三大湖之间迁移,从而增加了今天三大湖中的丽鱼种类
D.维多利亚湖、马拉维湖、坦葛尼喀湖中形态结构类似的丽鱼之间,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对抗艾滋病靠特异性免疫
B.艾滋病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C.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D.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2008年初,美国出现一种新型致命病毒,感染者初期症状像患普通感冒,但在一些人身上很快发展成肺炎,严重时甚至致人死亡.它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美国的确诊人数已达1000多人,科学家已确认这是一种腺病毒变体,正在寻找对抗它的药物和疫苗.这种新病毒对人类的潜在威胁仍是未知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美国科研人员若想分析该病毒的核酸属于哪一种类型(RNA或DNA),应该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2)要想获得研究用的该病毒,能否利用普通培养基培养?为什么?否,因为病毒是专营寄生生活的,必须利用活体培养基培养.
(3)若该病毒被不法分子用于制造生物武器,在战争中,为预防敌人使用,参战部队应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研制相应疫苗,并对参战部队战士进行接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