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
B.细胞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 |
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 |
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 |
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解可知,细胞1为T细胞,细胞2为效应T细胞,细胞3为浆细胞,a为子代甲型H1N1病毒,物质b是相对应的抗体,细胞1和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能增殖分化,A项正确;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暴露抗原,B项正确;甲型H1N1病毒在宿主人体细胞复制增殖,由人体细胞提供所需原料和合成场所,C项正确;浆细胞是惟一没有识别抗原作用的细胞,只能产生特异性抗体,注射的疫苗不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抗体,D项错误。
考点:本题以图解为载体考查免疫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一为白化基因(用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表示)在某人体细胞中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同时患白化和色盲病,以下错误的回答是:
A.图一细胞产生的带有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基因型种类有四种可能。 |
B.根据图二判断,Ⅱ4患白化病,Ⅱ7患色盲病; |
C.若Ⅲ10和Ⅲ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7/48 |
D.若Ⅲ9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父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
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
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一定都会表达 |
D.该染色体上的碱基数A=T、G=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长度为1000个碱基对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其中含腺嘌呤 300个。该DNA分子复制时,1链首先被断开形成3'、5'端口,接着5'端与2链发生分离,随后DNA分子以2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1链的3'端开始延伸子链,同时还以分离出来的5'端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链中的碱基数目多于2链 |
B.该过程是从两个起点同时进行的 |
C.复制过程中2条链分别作模板,边解旋边复制 |
D.若该DNA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共需鸟嘌呤4900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具有细胞核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
B.未脱离植株的幼叶,在适当的情况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
C.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由于细胞内基因发生变化,导致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
D.脱离了植株的芽,一定能表现出全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小麦是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纹枯病是小麦的三大病害之首,一种野生山羊草具有纹枯病的抗性基因。现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山羊草原生质体,破坏其所有的细胞核,且使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小麦原生质体触合,以获得抗纹枯病的杂种植株。流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过程利用了酶的专一性原理,获取的原生质体应培养在0.9%的生理盐水中 |
B.②过程利用了膜的流动性原理,同时含有叶绿体和细胞核是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
C.③过程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原理,该过程中需用不同激素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培养 |
D.④过程利用了生物大分子杂交原理进行筛选,最后还需用纹枯病菌感染进行鉴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60年代,有人用实验手段破坏蛙卵的细胞核,再把蛙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植入这个卵细胞中,结果这个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形成一只蝌蚪。这一系列变化指的是( )
A.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 |
B.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
C.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的不同和细胞生长 |
D.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表示通过二倍体植株甲(自花受粉植物)和植株乙培育植株A、B、C、D、E的过程,其中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A为单倍体,植株B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B.对于植株D,由离体细胞形成愈伤组织需脱分化
C.植株A、B、C、D、E中可能与植株甲的基因型相同的是植株C、D
D.植株A、D、E培育过程中所用生物技术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