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水稻叶片宽窄受细胞数目和细胞宽度的影响,为探究水稻窄叶突变体的遗传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1)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宽叶水稻,可诱发野生型水稻的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____,导致基因突变,获得水稻窄叶突变体。
(2)测定窄叶突变体和野生型宽叶水稻的叶片细胞数目和单个细胞宽度,结果如右图所示。该结果说明窄叶是由于___________所致。
(3)将窄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自交,测定F2水稻的____________,统计得到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据此推测窄叶性状是由_________控制。
(4)研究发现,窄叶突变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推测2号染色体上已知的三个突变基因可能与窄叶性状出现有关。这三个突变基因中碱基发生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突变基因 | Ⅰ | Ⅱ | Ⅲ |
碱基变化 | C→CG | C→T | CTT→C |
蛋白质 | 与野生型分子结构无差异 | 与野生型有一个氨基酸不同 | 长度比野生型明显变短 |
由上表推测,基因Ⅰ的突变没有发生在___________序列,该基因突变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窄叶性状。基因Ⅲ突变使蛋白质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Ⅲ的突变导致____________。
(5)随机选择若干株F2窄叶突变体进行测序,发现基因Ⅱ的36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的碱基35次为T,基因Ⅲ的21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均为碱基TT缺失。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判断,窄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___________发生了突变。
(6)F2群体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答案】(1)增添、缺失、替换 (2)细胞数目减少(而不是单个细胞宽度变窄)
(3)(单株)叶片宽窄 (一对)隐性基因
(4)密码子对应(或“编码”) 不会 翻译提前终止
(5)Ⅱ、Ⅲ(同时)
(6)基因Ⅱ、Ⅲ之间未发生交叉互换(或“基因Ⅱ、Ⅲ中的一个突变对性状无影响”)
【解析】:(1)由基因突变的概念可知,导致基因突变的原因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由柱形图分析可知,窄叶性状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数目减少造成的,每个细胞的宽度没有变窄.
(3)窄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自交,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接近3:1,说明突变型窄叶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4)由表格信息可知,基因Ⅰ的突变是碱基对增添造成的,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没有改变,最可能的原因是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由于蛋白质没有发生变化,该基因突变不会导致窄叶性状;基因Ⅲ突变使蛋白质长度明显变短,说明基因突变使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翻译提前终止.
(5)选择若干株F2窄叶突变体进行测序,发现基因Ⅱ的36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的碱基35次为T,说明存在突变基因Ⅱ,基因Ⅲ的21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均为碱基TT缺失,说明该突变体同时存在突变基因Ⅲ.
(6)F2群体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虽然同时存在突变基因Ⅱ、Ⅲ,但是其中一个突变对性状无影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CO2 mol数与消耗的O2 mol数的比值,分别是( )
A.等于1.0、小于1.0 B.等于1.0、大于1.0
C.小于1.0、小于1.0 D.等于1.0、等于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试管苗的移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丛状苗在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后,可直接转移至土壤中定植
B. 外植体培养2~3周后,可将生长健壮的丛状苗直接定植于土中
C. 将已生根的试管苗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应保持自然湿度予以继续培养
D. 待生根后,应将试管苗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培养锻炼,然后再转移至土中定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原核生物只有拟核才有基因
B.①为转录,某段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和T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的
C.②过程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①②过程中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D.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而一些非蛋白质(如固醇类等)的合成不受基因的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1)图A属_____的______时期。
(2)图B处于_____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叫作_________。
(3)图C处于_______时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它分裂后得到的细胞为_________。
(4)A、C两图中染色体数之比为__________,DNA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有关脑啡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合成脑啡肽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于细胞呼吸
B. 由4种氨基酸组成,翻译它的模板上至少需要5个密码子
C. 脑啡肽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
D. 含有4个肽键,脱水缩合成的H2O中的氢都来自氨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树突状细胞(DC细胞)是具有强大专职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能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下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C细胞能利用溶酶体内的多种水解酶将摄入细胞内的抗原分解
B.图示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C.T细胞受到DC细胞呈递的抗原的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出记忆细胞
D.将患者的DC细胞经体外增殖后回输入该患者体内不会引起“排斥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的同种生物体细胞中的三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三对基因分别控制三对相对性状。理论上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2所示的生物体a与a的分离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图1和图3所示的生物个体杂交,其后代基因型之比为1∶1∶1∶1
C.图2和图3所示的生物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1∶1
D.图4所示的生物个体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