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使用染色剂对生物体的结构或物质染色,以便观察和鉴定.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黑色
B.鉴定蛋白质时用斐林试剂,混合后加热变成砖红色
C.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细胞核变红色,细胞质变绿色
D.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用0.02g/mL的龙胆紫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分析 1、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2、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解答 解: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A错误;
B、鉴定还原糖时用斐林试剂,混合后加热变成砖红色,B错误;
C、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细胞核变绿色,细胞质变红色,C错误;
D、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用0.02g/mL的龙胆紫将染色体染成深色,D正确.
故选:ABC.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检测还原糖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碳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生态系统中有2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有3个营养级.
(2)从图中可看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逐级递减,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1%保留一位小数).能量流动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的形式进行.图中热能数值为900J/(cm2•a)
(3)从图中可看出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不同特点是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4)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5)图中A返绿时能为C取食提供信息;同时A需要足够长的光照时间才能开花.前者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后者说明种群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科研小组对黄瓜幼苗代谢问题进行了探究.如图一表示在适宜光照条件下黄瓜幼苗的一个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用序号表示).科研人员将长势一致、健壮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人工气候室中,控制不同条件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得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及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乙、丙两组的弱光照均为15%的正常光照;丙组减少供水为50%的正常供水
(1)图一中a代表的物质名称是H2O.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①过程产生的[H]用于③过程作用是将三碳化合物(C3)还原成糖类(有机物).
实验组
实验条件
叶绿素a(mg/cm2叶绿素b(mg/cm2光饱和时净光合速率(mmolCO2/m2•s)光补偿点(μmol光子/m2s)光饱和点(μmol光子/m2•s)
正常光照正常供水1.8×10-20.4×10-21.9×10-2501350
弱光照正常供水1.9×10-20.4×10-0.7×10-229540
弱光照减少供水2.5×10-20.7×10-20.9×10-223650
(2)上表中甲、乙二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为验证黄瓜幼苗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可用无水乙醇提取黄瓜幼苗叶片色素,然后利用层析液(填试剂)分离所提取的色素.丙组的层析结果与甲组相比滤纸条上变宽的色素带(从上向下)为第三、四条.
研究发现一突变体层析时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向下的第二条缺失,则该突变体相对于正常品系吸收蓝紫 光的能力减弱,吸收红光的能力基本不变.
(3)乙、丙两组黄瓜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较强的是丙组,据上表可知,其内在原因之一是该组黄瓜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较多.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当黄瓜幼苗处于冬春栽培季节,光照减弱,可适当减少供水,以提高其光合作用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为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进行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②指的是囊胚腔.
(2)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桑葚胚或囊胚时期的胚胎进行操作,在操作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3)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具有相同遗传性状的根本原因是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4)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不发生排斥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图中无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B.DNA分子上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D.可以准确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一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用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A溶液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上述实验重复进行两次,结果见图二的实验一和实验二.

(1)图一中取该位置切段的原因是BC
A.该段能产生生长素
B.该段不能产生生长素
C.该段对生长素敏感
D.该段对生长素不敏感
(2)据题意可知,图二中浓度为0mg/L一组的培养溶液是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溶液,该组的作用是对照.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切段中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图二中,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有(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浓度为0.1mg/L时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两次实验数据偏差较大,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重复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张老师为了做质壁分离与复原试验,头天晚上就准备好了30%的蔗糖溶液,到第二天早晨发现标签忘了贴,与原来10%的蔗糖溶液瓶无法区别,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鉴别哪一瓶是30%的蔗糖溶液.
实验材料:两瓶蔗糖溶液(不知哪一瓶是10%.哪一瓶是30%),250毫升烧杯1只,半透膜制成的透析带2只,刻度玻璃管2支,细线2根,支架2个.
(1)实验步骤:①将一瓶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中.
②将另一瓶中的溶液装满透析袋,刻度玻璃管插入袋内溶液中,用线将袋口和玻璃管扎紧.
③将插有刻度玻璃管的透析袋放入有溶液的烧杯中,垂直固定于支架上,记录玻璃管液面刻度.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液面刻度,确定液面是升还是降.
(2)结果分析:如液面升高,则透析袋中的溶液是30%蔗糖溶液,烧杯中的溶液为10%的蔗糖溶液;反之,可推测透析袋中是10%蔗糖溶液,烧杯中的溶液为30%蔗糖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请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
交配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甲(黄色)×乙(黑色)12(黑)、4(黄)
甲(黄色)×丙(黑色)7(黑)、11(黄)
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