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卵原细胞 | B、初级精母细胞 |
C、次级精母细胞 | D、卵细胞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萃取时间不用考虑是否相同 |
B、使用不同的萃取剂,但量要相同 |
C、原料颗粒大小不同 |
D、除温度外,其他因素相同,以保证单一变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证明DNA是“注入”细菌体内的物质,可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
B、侵染过程中的“合成”阶段,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而氨基酸、核苷酸、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细胞提供 |
C、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要证明,需用分离出的蛋白质单独侵染细菌,再作观察并分析 |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1P的DNA占子代DNA总数的比例为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适宜的温度 |
B、矿质元素 |
C、充足的光照 |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图示过程中,遗传物质进行了二次复制 |
B、F-K过程产生的细胞全能性最大,O-P过程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
C、F-I过程中可发生三种可遗传的变异 |
D、图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