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和乙 | B. | 甲和丙 | C. | 乙和丙 | D. | 只有甲 |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解答 解:甲图: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1:2:2,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正确;
乙图: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2:1:2,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这样的数量关系,错误;
丙图: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DNA分子数目=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正确.
综合以上可知,甲和丙的数量关系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甲、乙和丙中的数量关系是否正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如果纵坐标表示干种子中化合物的含量,则②为蛋白质 | |
B. | 如果纵坐标代表细胞鲜重,则④为蛋白质 | |
C. | 如果纵坐标代表细胞干重,则④为水 | |
D. | 如果纵坐标代表细胞鲜重,则②为蛋白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 |
B. | 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 |
C. | 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 | |
D. | 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 |
B. | 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 |
C. | 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持续供应 | |
D. | 图2中的酶1和酶2所催化的化学反应可以视为可逆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②和④,但膜的成分均发生更新 | |
B. | 甲图中b是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氧仅来自于氨基酸的羧基,完成的场所是乙图① | |
C. | 与甲图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乙图中③②⑤,⑥中形成的蛋白质已经是成熟蛋白质 | |
D. | 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运输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蓝藻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等结构 | |
B. | 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 |
C. |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 |
D. | 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现象 | 结论 |
①若步骤Ⅰ出现砖红色沉淀,步骤Ⅱ出现蓝色 | 说明洋葱鳞茎中所含的糖类既有还原糖又有淀粉 |
②若步骤Ⅰ出现砖红色沉淀,步骤Ⅱ不出现蓝色 | 说明洋葱鳞茎中所含的糖类只有还原糖而没有淀粉 |
③若步骤Ⅰ不出现砖红色沉淀,步骤Ⅱ出现蓝色; | 说明洋葱鳞茎中所含糖类没有还原糖,只有淀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