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在DNA的粗提取过程中,初步析出DNA和提取较纯净的DNA所用的药品的浓度及其名称分别是(  )
①0.1g/ml柠檬酸钠溶液
②2mol/L氯化钠溶液
③0.14mol/L氯化钠溶液
④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
⑤0.015mol/L氯化钠溶液
⑥0.04mol/L氯化钠溶液.
A.①③⑤B.③④C.②④D.②③④

分析 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解答 解:①柠檬酸钠溶液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①错误;
②③⑤⑥DNA在0.14mol/L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因此用0.14mol/L氯化钠溶液可以初步析出DNA,②⑤⑥错误,③正确;
④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因此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可以提取较纯净的DNA,④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和提纯,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国际班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南通二模)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实例中,不需要载体协助,但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

A.植物根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NO3﹣、K+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胆固醇、维生素D

C.肾小管上皮细胞向原尿中分泌K+、NH4+

D.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大理市校级期末)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叶肉细胞内的C3、C5和ATP的含量变化情况依次是( )

A.升、降、升 B.降、升、升

C.降、升、降 D.升、降、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进行DNA粗提取实验时,为得到含DNA的黏稠物,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新鲜鸡血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经离心后,除去血浆留下血细胞备用.
②取5~10mL血细胞放入50mL的塑料烧杯中,并立即注入20mL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快速搅拌5min后经滤纸过滤,取其滤液.
③滤液中加入40mL2mol/L的氯化钠溶液,并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1min.
④上述溶液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不停地轻轻搅拌,直到溶液中出现丝状物为止,再进行过滤而得到DNA的黏稠物.
实验结果是:所得含DNA的黏稠物极少,导致下一步实验无法进行.
(1)请指出并改正上述实验操作中的三处错误:
ⅰ:②中“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改为“蒸馏水”;
ⅱ:滤纸过滤改为纱布过滤;
ⅲ:“直到溶液中出现丝状物为止”改为“直到溶液中出现丝状物不再增加为止”.
(2)步骤④中加入蒸馏水使DNA析出的原理是加入蒸馏水使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14mol/L时DNA溶解度小,使DNA析出.
(3)要进一步提取DNA时,加入冷却的酒精的其作用是溶解杂质析出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操作需要水浴加热的是(  )
①DNA的提取  ②桔皮精油的提取  ③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④胡萝卜素的鉴定  ⑤还原性糖的鉴定.
A.①②③B.C.①④⑤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为鸡血细胞中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③→②→⑤→④→①(用序号与箭头表示).
(2)步骤③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加速血细胞的破裂;步骤⑤中加入蒸馏水后DNA析出,该操作的原理是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3)步骤①中所用酒精最佳是经过充分预冷后再使用,该步骤的目的是提取含杂质较少(或较纯净)的DNA(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
(4)DNA可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沸水浴后的颜色反应为蓝色.
(5)由于鸡血较难找到,某学生试图用人血代替,结果没有成功,其原因最可能是人血含DNA太少(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甲、乙两个湖泊生态系统原来基本相似,但其中一个湖泊因附近农田过度使用化肥而被污染.如图表示目前两个湖的光合作用速率随着水深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比较甲、乙两湖的光合速率可知受到污染的湖是甲湖
B.甲湖水深超过10m的区域主要分布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C.甲、乙两湖中植物的分层分布直接与光照有关
D.甲湖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能量传递效率都比乙湖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中的某一结构,图乙是研究不同浓度CO2对该植物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的实验结果(Rubisco酶能催化C5与CO2反应生成2C3).请回答下列问题.

(1)Rubisco酶作用场所是图甲中的D(填字母).
(2)使图甲中ATP合成速率升高的措施主要有(写二个)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3)根据图乙实验结果,完善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盆栽幼苗100株,设施相同的塑料薄膜温室及供气的CO2钢瓶若干.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长势相似的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三组;,编号A、B、C,各置于一个温室中.
第二步:分别向B、C组温室通入CO2气体至设定值,A组温室保持原大气CO2浓度.
第三步:在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30天.
第四步:每组选取相同部位、相同数量的叶片测量各生理指标,求平均值.
实验结果分析:
①图乙所示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幼苗中还原糖的含量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Rubisco酶活性增大,光合作用合成的还原糖量增多CO2浓度升高.
②较高CO2浓度有利于植物幼苗度过干旱环境,据图分析原因是:较高CO2浓度使气孔导度下降,减少水分的散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用含有放射性14C标记的葡萄糖饲喂动物,几小时后在以下部位的组织细胞中的一些成分中发现了放射性14C的痕迹:A.肝细胞和肌肉细胞中;B.肺泡呼出的气体中;C.脂肪组织的脂肪细胞中;D.血液的乳酸分子中;E.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子中.
(1)在A项细胞中发现含有14C最多的化合物是糖原,在体液中促进A项细胞积累该化合物的最主要的一种含量甚微的成分是胰岛素.
(2)在B项中发现有14C最多的化合物是CO2,则该化合物产生于细胞的线粒体中.
(3)C项表明一部分葡萄糖在体内转化为脂肪.
(4)D项表明部分葡萄糖被肌肉细胞利用,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