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人的眼泪中含有溶菌酶,其参与的是第二道防线 | |
B. | 抗原在人体内只有通过抗体才能被消灭 | |
C. | 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其只能来源于致敏的B淋巴细胞 | |
D. | 某人发生过敏反应,说明此人至少已是第二次接触该抗原 |
分析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体液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解答 解:A、人的眼泪不属于体液,其中溶菌酶参与的是第一道防线,A错误;
B、抗原在人体内也可以被吞噬细胞消灭,B错误;
C、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其可以来源于致敏的B淋巴细胞,也可能来源于记忆细胞,C错误;
D、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因此,某人发生过敏反应,说明此人至少已是第二次接触该抗原,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一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
A.甲、丁 B.甲、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轴突末梢上也存在神经递质的受体 | |
B. | 突触就是指两个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 | |
C. | 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分类,突触有2种类型 | |
D. | 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后,突触后膜就会产生动作电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体液免疫的第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更少 | |
B. |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细菌,使其抗原暴露出来,并传递给T细胞,使之产生淋巴因子 | |
C. | 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 | |
D. | 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是记忆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含有抗原决定簇 | |
B. | 有识别能力是因为含有糖蛋白 | |
C. | 它的产生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 |
D. | 没有它机体就没有免疫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