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密度(个/mL)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研究过程需要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等实验工具
B. 研究过程需要注意防止培养液被杂菌污染,以免使实验结果偏大
C. 结果表明,20℃左右培养酵母菌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
D. 随着时间推移,20℃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最大密度比10℃条件下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断,此时应( )
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孔是DAN、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B. 核糖体、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组成
C. 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使得附着与丙酮酸分解有关酶的膜面积大大增加
D. 胰蛋白酶的分泌过程能够说明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组成成分和结构的相似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甲过程中“Ⅰ”是 ,其在 (答具体结构)上产生;该物质用于乙过程的 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场所是 (答具体结构).
(2)图2中细胞器a是 ,物质④是 .光照充足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 (用字母表示).
(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①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
②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植物根尖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N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质、脂肪和核酸
B. 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C. 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五碳糖的不同
D. 含2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中,胞嘧啶60个,则其连续复制两次至少需要420个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西区下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下列实验观察的判断不准确的是
A. 若a表示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的某过程,此时不能判断细胞正在失水
B. 若b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中叶绿体及其流动方向,实际上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上方,且为逆时针流动
C. 若c表示酵母菌细胞,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跑膜、细胞质、液泡、核仁、核膜和核孔等结构
D. 若d表示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图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剪取根尖的位置不适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种食蚜蝇的幼虫以蚜虫为食,雌性食蚜绳一般会将卵产在蚜虫的附近;长瓣兜兰为吸引昆虫前来帮助其传粉,花瓣基部长有形似蚜虫的小突起,吸引雌性食蚜蝇前来产卵,但长瓣兜兰不能为食蚜蝇幼虫提供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食蚜蝇和长瓣兜兰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B. 食蚜蝇和长瓣兜兰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C. 食蚜蝇、蚜虫和长瓣兜兰构成生物群落
D. 从能量流动角度可知食蚜蝇生存更占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下学期零模测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自噬能快速提供燃料供应能量,或者提供材料来更新细胞组分,因此在细胞面对饥饿时,它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细胞自噬过程中溶酶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受损的线粒体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 溶酶体中水解酶的合成与加工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一般会减弱
D. 人工破坏溶酶体的膜可加速细胞的自噬作用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天津市高三毕业班联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拟南芥超矮生型突变体有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研究者以野生型和某种超矮生型突变体拟南芥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表明,该种超矮生型突变体属于激素不敏感型
B. 图甲表明,野生型拟南芥的赤霉素浓度始终高于该超矮生型突变体
C. 图乙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对野生型拟南芥茎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D. 实验表明,若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同时处理,可提高该突变体茎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