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可用于提取色素 | |
B. | 斐林试剂中的NaOH为CuSO4制造碱性条件 | |
C. | 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就能判断其呼吸方式 | |
D. | 蝗虫的卵巢是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最佳材料 |
分析 1、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丙酮(酒精)等,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斐林试剂是现配现用,且两种溶液混合后利用.
3、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
解答 解:A、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可以无水乙醇可用于提取色素,A正确;
B、斐林试剂使用时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先混合均匀(现配现用,混合使用),B错误;
C、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不能是否产生CO2判断其呼吸方式,C错误;
D、蝗虫的精巢是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最佳材料,卵巢中同一时期进行减数分裂的卵原细胞很少,并且它的分裂是不连续的,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了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以及还原糖的鉴定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明确生物实验中材料的选择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四校高三5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的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分别分泌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下图表示的是人体血钙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钙素能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过程
B.人体血钙浓度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C.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
D.甲状旁腺素只能通过促进肾集合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而提高血钙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考冲刺(3)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出生率和死亡率,B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C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C.D为年龄组成,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D.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④ | B. | ②④⑥ | C. | ③④⑤ | D. | ①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某些分泌蛋白在生命活动中能传递信息 | |
B. | 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 |
C. | 性激素和胰岛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 | |
D. | 依据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分布情况可判断细胞膜的内侧和外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胃液对病原体的抵抗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 |
B. | 效应B淋巴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是由于细胞表面没有各种受体 | |
C. | 唾液中的溶菌酶可对外来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 | |
D. | 记忆T淋巴细胞可直接攻击被病原体侵染的体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常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 |
B. | 七星瓢虫在同一棵树上的集群分布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 |
C. | 碳循环是指在CO2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返的过程 | |
D. | 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体热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 |
B. | 寒冷时,人体主要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 | |
C. | 人体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 |
D. | 寒冷时,毛细血管会舒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要探究酶的专一性,可选用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碘溶液实验 | |
B. | 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 | |
C. | 酶通常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最适的pH范围可能很窄,也可能较宽 | |
D. | 上述三种酶中,木瓜蛋白酶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