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原因是
A.青霉素在葡萄球菌内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
B.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C.葡萄球菌的定向突变提高了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D.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浙江富阳二中高二下质量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农民收获水稻后要将种子晒干,而在播种前又要浸种,这主要是因为
A.水含量影响新陈代谢 B.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C.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水是呼吸作用的重要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浙江富阳二中高三上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胰岛素浓度也偏高。出现这种生理缺陷的原因科学家认为有两种:第一,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刺激反应不敏感。第二,胰岛细胞对血糖浓度变化反应不敏感。现以过度肥胖老鼠为实验对象,研究阿司匹林对矫正肥胖老鼠生理缺陷是否有作用,进行以下实验。材料用具:过度肥胖老鼠若干、阿司匹林药剂、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注射器等。
实验一:探究阿司匹林能否矫正第一种原因引起的生理缺陷
实验步骤:
(1) ,随机均等分为两组,编号A,B。
(2)给A组老鼠注射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药剂作为实验组,B组老鼠 为对照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3周。
(3)给A、B两组老鼠分别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在120分钟内测定老鼠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得到结果如右图。从结果分析得知,阿司匹林 。
实验二:探究阿司匹林能否矫正第二种原因引起的生理缺陷。
实验步骤:
(4)方法同实验一的步骤(1),编号C,D。
(5)C组为实验组,D组为对照组,方法同实验一的步骤(2)。
(6) 。
实验结果:C组老鼠的胰岛素浓度始终低于D组老鼠。
请在坐标中用曲线表示实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浙江富阳二中高三上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细胞产生1种卵细胞
B.该细胞发生交叉互换的时间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C.图中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若该细胞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为Ab,则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浙江富阳二中高三上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稻-鸭-鱼”生态工程中,水稻为鸭和鱼提供了荫蔽条件和适宜的生存环境,鸭的粪便可作为鱼的饵料,鸭和鱼可减少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其活动又可增加水中的氧含量。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B.促进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C.成本核算时应包括投入的人工费用
D.水中氧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水稻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浙江富阳二中高三上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A、B、C表示的是物质,1、2、3 表示的是过程,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可发生在真核生物的任何细胞中
B.基因就只存在于图中A物质上
C.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D.噬菌体中可发生2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浙江富阳二中高三上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共性的是
A.都具有核糖体 B.都以DNA为遗传物质
C.都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D.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第四十七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蛔虫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B.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发酵和无氧呼吸为同一概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