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

A.125只/公顷 B.100只/公顷 C.75只/公顷 D.50只/公顷

B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公式为:第一次标记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标志数,故该种鼠的总数=25×(30+10)/10=100(只),由于调查范围是1公顷,故密度为100只/公顷,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的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在a点的有氧呼吸强度小于b点
B.Ⅰ阶段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
C.Ⅱ阶段根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升
D.Ⅲ阶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与Ⅰ阶段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防止体温下降的适应性反应,包括(    )

A.骨骼肌出现“战栗” B.汗液分泌增加
C.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 D.加快皮肤散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传递的效率总是随着食物链的增加而减少
B.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储存于其体内有机物中
C.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可以用生产者的干重增加量表示
D.食物链中能量流动就是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ATP的合成与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生物群落甲、乙、丙中含有数字1到8的八个物种,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数/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群落
种1
种2
种3
种4
种5
种6
种7
种8

92
4
0
0
1
1
1
1

0
25
20
20
20
5
0
0

0
65
10
10
3
2
0
0
A. 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
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
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
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在森林火灾后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哪项是通过减少生长素产生量而发生的

A.将未成熟的果实密封一段时间,果实成熟时间缩短
B.稻农将水稻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一段时间,促其早发芽
C.修剪树篱,降低其高度,可以使其枝繁叶茂
D.移植树苗之前,将部分叶片摘除,树苗更易成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