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不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
B.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
C.蝌蚪密度过大时,成年蝌蚪分泌有毒物质杀死幼年蝌蚪,属于竞争关系
D.从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的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逐渐失去优势地位

分析 1、种内斗争与竞争的区别:

比较项目范围实例
种内斗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
竞争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大草履虫与双核小草履虫混合放养后,大草履虫因在食物中竞争失败而死亡
2、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3、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解答 解:A、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不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A正确;
B、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B正确;
C、蝌蚪密度过大时,成年蝌蚪分泌有毒物质杀死幼年蝌蚪,属于种内斗争,C错误;
D、从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的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逐渐失去优势地位,灌木变成优势种,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物种丰富的调查的方法,能够区分种内斗争和种间竞争、捕食的区别,掌握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再结合选项准确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可能是蛋白质或RNA,其作用是催化、传递遗传信息、转运物质等
B.酶浓度和底物浓度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C.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同一物质
D.叶肉细胞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出生率 和死亡率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30只/mL.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D和E 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水平 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B和F 代表类似.
(3)森林生态系统在调节碳氧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乱砍滥伐导致许多地方森林退化,为了可持续发展,治理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我们可以利用群落演替规律,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尽快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生命科学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盐酸水解后,需用70%的酒精冲洗玻片10秒再进行染色
B.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C.鲜榨的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可用作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D.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需将菠菜叶下表皮上所带的叶肉去除干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利用生物技术可以从生物材料中提取一些特定的有效成分.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植物芳香油具有的共同特点有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答两点)
(2)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时,如果想提取高品质的产品,对温度和时间的要求是温度不要太高,延长蒸馏时间.
(3)橘皮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从柠檬中提取橘皮精油时,不适宜采用水中蒸馏法,这是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易水解等问题(答两点).
(4)粗提取胡萝卜素时,胡萝卜的粉碎一定要彻底,主要目的是增加与萃取剂的接触面积,加大萃取效率.若要对提取样品进行鉴定,可将该样品与标准样品的纸层析结果进行对比.β-胡萝卜素在人体肝脏中可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因此可用于治疗因缺乏该物质引起的夜盲症等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 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的关系称为捕食.图乙中 A、B、C、D 共同构成生物群落,碳在其内以有机物(或含碳的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frac{1}{2}$来自雷鸟,$\frac{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一定时期内,北极狐种群增加的重量为80克,那么直接消耗雷鸟为200克,消耗植物总质量为3600克.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飞蛾扑火”分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流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海南多地大力发展农家乐,构建旅游与生态并举的生态农业.池塘养鱼垂钓,水稻长势喜人,农民进行除草、治虫、施肥等生产活动.根据生态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构成.池塘中的植物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光照强度不同有密切相关.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或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1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分析回答.

①图1中该种群数量在a到d的增长曲线呈S型,e点的种群数量比d点的种群数量少(多/少).
②图2中由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有其尸体残骸中的能量和肉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三、四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5.5%(保留一位小数).
(4)随着游客增多,有些废弃物和垃圾进入池塘,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它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八门湾红树林与东寨港红树林是海南省两处著名的红树林景观,有“海上森林公园“之美称,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森林.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l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简图,Ⅰ、Ⅱ、Ⅲ代表该生态系统的三个营养级,括号中数值表示一年内的能量转化值(单位:百万千焦/平方米).图2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正确表示图1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图1中应该补充的能量流动情况是Ⅱ→a、分解者→a.
(2)若图1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的总面积为10000m2,则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1.176×106百万千焦.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3%(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该湖泊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4)写出图2中可能存在的食物网(写出一个即可).
(5)图2中A和B之间信息传递的种类可能有物理、化学、行为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2015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仍将主题定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目前,这种病死率几乎高达 100% 的“超级癌症”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现在,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都在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而努力.下图为HIV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增殖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疾病,HIV主要攻击人类T细胞,你认为它不能攻击人体其它组织细胞的原因可能是其它组织细胞可能不含HIV病毒特异性受体.
(2)图中b、e、f分别指的是逆转录、转录、翻译过程,推测b过程所进行应具备的条件有模板、原料、酶、能量.
(3)HIV病毒刚进入人体内环境时,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起着关键作用.
(4)根据图示,请利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HIV病毒增殖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