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
B.细胞代谢所需的ATP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分析 1、一般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温度、PH等,在高温、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会改变,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会降低.
2、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
3、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4、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

解答 解:A、低温条件下,酶的分子结构稳定,低温有利于酶的保存,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A正确;
B、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产生ATP,B正确;
C、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并不联会,C错误;
D、若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把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酶的特性、细胞呼吸场所、有丝分裂、细胞癌变的原因,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以下有关水与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之间在形成氢键时会释放热量
B.植物细胞在失水过多时会产生脱落酸,从而促进根部吸收水分
C.水的极性使它成为良好的溶剂,但水分子基本不会参与细胞代谢
D.水的特性决定了水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生命的摇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和灼烧灭菌.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是C.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lOg土壤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土壤提取液
③吸取0.1mL溶液进行平板涂布.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⑨D、①④②③
(2)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的空间内,这项技术称为固定化酶.
(3)利用凝胶色谱法,分子量大的蛋白质先洗脱出来
(4)通过电泳法分离提纯蛋白质时,影响蛋白质迁移速率的因素是蛋白质分子的带电性质及带电量、分子大小和分子形状.
(5)通过分析发现、DNA的复制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端向3′端端延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秋末植物的叶片衰老时,在叶柄基部开始形成离层(如图甲所示),而后从植物体上脱落.离层部位细胞相关的生命活动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乙图可知,叶柄基部离层的产生,与乙烯(植物激素)有密切关系.
(2)A物质由内质网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小泡,运往高尔基体,再由高尔基体形成分泌囊,运往细胞膜,而后通过细胞膜的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
(3)该过程分泌到细胞壁之间的物质,对离层形成所起的作用是活性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使叶柄基部细胞之间的联系减弱形成离层.
(4)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叶柄基部离层的形成,还有脱落酸等其他激素的参与,这说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5)逆境是指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如冰冻、盐渍和干旱等.植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是不一样的,受遗传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双重影响.植物对逆境的抗性强,则植物的电导率低;反之,电导率就高.电导率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测出.现在有人认为脱落酸可以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请使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脱落酸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材料用品:生长在培养瓶中状态良好且一致的黄瓜幼苗10株、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测定电导率的装置、0.25mol/L NaCl溶液、蒸馏水.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10株黄瓜幼苗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第二步:向甲、乙两组黄瓜幼苗的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0.25mol/LNaCl溶液;
第三步:向甲组喷施适量的脱落酸溶液,向乙组喷施等量的水;
第四步:分别测定甲、乙两组的电导率.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如果甲、乙两组的电导率相等,则说明脱落酸不会改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如果甲组电导率大于乙组的电导率,则说明脱落酸会降低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力;如果甲组电导率小于乙组的电导率,则说明脱落酸能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1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图2表示某种鱼迁入到该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根据图1中甲、乙、丙、丁4个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写出它们构成的食物链丁→乙→甲→丙.
(2)甲种群在d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种群甲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a时期.
(3)由图2中信息可知,捕获后剩余量应维持在t1时的数量,原因是t1为$\frac{K}{2}$,$\frac{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可最快恢复,制约t2时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外界因素有资源有限,生存空间不足,天敌数量增加等.
(4)调查该湖泊中迁入鱼的种群数量可用标志重捕法法.如果第一次捕捞鱼3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该水域,第二次捕捞鱼600尾,其中50尾有标志,则该水域中鱼的种群数量大约是3600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研究发现,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两面性”.当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时,该酶却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生成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Rubisco酶的存在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其“两面性”与酶的专一性 (特性)相矛盾.
(2)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C3(或三碳化合物).
(3)夏季中午,水稻会出现“光合午休”,此时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减弱,而CO2产生速率明显增强,其原因是气孔关闭,CO2浓度较低,O2浓度较高,光呼吸增强.
(4)与光呼吸相区别,研究人员常把细胞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上看,光呼吸需要光,暗呼吸有光无光均可以(不需要光);从反应场所上看,光呼吸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暗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5)如图表示测定某植物每1cm2叶片的重量(mg)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mg/cm2•h),净光合速率可表示为
X+Y(mg/cm2•h).(用图中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应将滤纸条略微斜靠着大试管内壁的一侧,轻轻插入到蒸馏水中
B.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可用黑藻的叶肉细胞替代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C.在“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中,选用马蛔虫的受精卵进行实验
D.龙胆紫染液能将细胞核中染色体染成深色,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都与性别有关
B.萨顿用类比推理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遗传病患者体内不一定有致病基因
D.某种遗传病发病率为10万分之一,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一种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当气味分子扩散到我们的鼻端黏膜处的嗅觉受体细胞处时,气味分子可以粘附于细胞膜上特殊的气味受体上,进而让人形成特殊的嗅觉.如图为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及其末端的放大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中A结构为反射弧结构中的感受器,兴奋在B结构处传导是单向的,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月于突触后膜.
(2)若在a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后,电流计指针将发生2次偏转,兴奋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最后在大脑皮层(嗅觉中枢)产生嗅觉.
(3)少量的气味分子与气味受体蛋白结合,激活Ca2+/Na+离子通道,Ca2+/Na+大量内流,使膜内外电值发生变化,内流的Ca2+进而激活Cl-离子通道,Cl-大量外流,使膜内外电位差放大,从而形成动作电位,此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4)不同种嗅觉受体细胞拥有不同种类型的气味受体,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