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
C.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乙酰胆碱、水、无机盐等
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

分析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
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4、分析题图:题图是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内环境中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还可以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经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由此可以判断,图中①是血浆,②是淋巴,③是组织液.

解答 解:A、题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A正确;
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蛋白质含量减少,即①血浆内的渗透压降低,这会导致③组织液增多、其渗透压也会降低,B正确;
C、①是血浆,其中有血浆蛋白、抗体、水、无机盐等,但不含乙酰胆碱,C错误;
D、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乳酸进入①血浆中与缓冲物质反应,以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解,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的稳态和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与癌细胞有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A.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内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B.医生用化疗和放疗的方法,作用是诱导癌细胞凋亡
C.甲胎蛋白是癌细胞内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表达的产物
D.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结果,具有累计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疾病与免疫失调无关的是(  )
A.过敏性鼻炎B.巨人症C.艾滋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将基因型为DD的个体与dd的个体杂交,得F1后,自交得F2,出现的基因型DD:Dd:dd的比是(  )
A.3:2:3B.3:4:3C.5:2:5D.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图中的坐标改变后,曲线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①将横坐标的“光照强度”改为“物质浓度”,纵坐标“光合速率”改为“运输速率”
B.②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O2浓度”
C.③将横坐标的“有丝分裂”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D.④将横坐标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改为“生长素浓度(一定范围〕”,纵坐标“稳定性”改为“根和芽生长单位长度所用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以35S标记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DNAB.离心后沉淀物中放射性较强
C.子代噬菌体检测不到放射性D.此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为了探明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者利用短花针茅进行了如下研究.
(1)短花针茅是荒漠草原区的优势种和主要牧草之一,在调查短花针茅种群密度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短花针茅属于生产者.
(2)如图是在不同条件下培养短花针茅后对其总生物量统计的结果.CK为月均温度,T1.5是在CK基础上增温1.5℃,以下以此类推;W0为月均降水量,W+15%为降水量增加15%的条件,以下以此类推.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温度下,除了T6.0,短花针茅的总生物量总是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先增后减,当总生物量最大时对应的降水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3)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降水量共同影响了短花针茅的总生物量.在降水充足时,一定范围的升温有利于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增加其生物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鸟类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基因控制羽色的机理如图2所示.研究者利用甲、乙、丙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亲代蓝羽♀×绿羽♂
(甲) (乙)
黄羽♀×绿羽♂
(丙) (乙)
子代
部分个体
白羽♀蓝羽♂
(丁) (戊)
白羽♂黄羽♀
(己) (庚)
(1)该鸟羽色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定律.
(2)甲与乙的基因型分别是bbZAW、BbZAZa
(3)正常情况下,丙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是0或1或2条.若戊与庚交配,则后代为白羽的概率是$\frac{1}{12}$.
(4)已知图2中酶A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但并不能确认基因A转录的mRNA中编码蛋白质的碱基序列,原因是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科研小组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山蒿草的种群密度下降,说明该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B.采用样方法进行随机取样调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
C.结果显示,有效洞穴密度对达乌里秦艽密度几乎无影响
D.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增长会改变该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