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生态习性上有耐寒和不耐寒两种类型,叶片的形状有圆叶和尖叶两种类型。让不耐寒圆叶雌雄各一株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不耐寒圆叶雌株∶耐寒圆叶雌株∶不耐寒圆叶雄株∶不耐寒尖叶雄株∶耐寒圆叶雄株∶耐寒尖叶雄株=623311。研究发现,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且含Xb的花粉有50%会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进行杂交试验时需要进行的操作依次是套袋—去雄—人工授粉—套袋

B.不耐寒圆叶雌雄亲本都能产生4种配子,叶片形状与抗病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F1中的不耐寒圆叶与不耐寒尖叶植株杂交,F2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36

D.杂合的抗病雌株和不抗病雄株杂交得F1,随机交配得到F2中抗病植株的比例为15/28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文描述:不耐寒圆叶雌雄各一株杂交,F1各种表现型的比例之和为16,说明耐寒和不耐寒、圆叶和尖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在F1的雌株和雄株中,不耐寒∶耐寒均为31,说明控制耐寒和不耐寒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不耐寒为显性。F1的雌株全为圆叶,在F1的雄株中,圆叶∶尖叶=11,说明控制圆叶和尖叶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圆叶为显性性状。已知含Xb的花粉有50%会死亡,说明XbY产生可育的雄配子(花粉)及其比例为Xb∶Y1/2×(150%∶1/21∶2

A、该植物为雌雄异株植物,进行杂交试验时需要进行的操作依次是套袋→人工授粉→套袋,A错误;

B、在F1的雌株和雄株中,不耐寒耐寒均为3∶1,说明控制耐寒和不耐寒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不耐寒为显性,若基因A控制不耐寒的性状,则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F1的雌株全为圆叶,而雄株中的圆叶尖叶=1∶1,说明控制圆叶和尖叶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圆叶为显性性状,若基因E控制不耐寒的性状,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EXeXEY。可见,不耐寒圆叶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XEXeAaXEY,都能产生4种配子,控制叶片形状与抗病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结合对B选项的分析可推知:F1中不耐寒的雌株和雄株的基因型均为1/3AA2/3Aa,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都是2/3A1/3aF1中的不耐寒雌株与不耐寒雄株杂交,F2的基因型及其所占比例为AA ∶Aa∶aa 4∶4∶1F1中的尖叶植株为雄性,其基因型为XeY,圆叶雌株的基因型为1/2XEXE1/2XEXe,产生的雌配子为3/4XE1/4XeF1中的圆叶与尖叶植株杂交,F2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EXe ∶XeXe3∶1。可见,F2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4XEXe×1AA Aaaa)+1/4XeXe×4/9 Aa 31/36,C正确;

D、已知含Xb的花粉有50%会死亡,杂合的抗病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不抗病雄株的基因型为XbY,二者杂交所得F1,雌株的基因型为1/2XBXb1/2 XbXb,产生的雌配子为1/4XB3/4Xb,雄株的基因型为1/2 XBY1/2XbY,产生可育的雄配子及其比例为XB∶Xb∶Y1/4∶1/2×1/2×(150%∶1/22∶1∶4,即 F1产生的可育的雄配子为2/7 XB1/7 Xb4/7Y,因此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中抗病植株的比例为1/4XB×1XBXbY)+3/4Xb×2/7 XB 13/28,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镁参与叶绿素的构成

B.风干的小麦种子中无机盐含量大于水

C.一般情况下,植物正常生长所需锌盐量大于所需钾盐量

D.生物体内无机盐含量会因生物的种类、生物所处的生长发育期不同而有所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鸟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Z染色体上的基因(B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基因A不存在,不管基因B存在与否(aaZ-Z-aaZ-W

基因A存在,基因B不存在(A_ZbZbA_ZbW

基因AB同时存在(A_ZBZ-A_ZBW

羽毛颜色

白色

灰色

黑色

1)请写出灰羽鸟的所有基因型:_______________。黑羽鸟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2)一只黑羽雄鸟与一只灰羽雌鸟交配,子代的羽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子代中黑羽鸟︰灰羽鸟︰白羽鸟=_________

3)一只纯合的灰羽雄鸟与杂合的某种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色均为黑色,雌鸟的羽色均为灰色,则该种雌鸟的羽色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徒步探险是一种惊险、刺激的户外运动。在户外复杂条件下,人体内环境依靠“信息传递和反馈调节”维持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高寒山区徒步探险中,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加强分泌________激素,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增加产热抵御寒冷。此过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________调节。

(2)在丛林探险中,人体容易感染森林脑炎病毒,它是一种嗜神经性较强的病毒。其遗传物质RNA进入细胞后,在________的催化下合成DNA并在细胞中增殖后大量释放,引发病毒血症。某些位于突触间隙的病毒与突触结构中的________上受体识别后进入神经末梢,在细胞间移动方向与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递方向反向进行,最终入侵到神经中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 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 M 培养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 M 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用于真菌的筛选

B. 制备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时应将 pH 调至酸性

C. M 培养基中马铃薯浸出液可为微生物提供无机盐

D. 倒平板时,应将皿盖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解者的能量可以流向生产者

B.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C.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降低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鹰的迁入会使螳螂的数量呈“J”型增长

C.鹰的迁入提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

D.鹰的迁入使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加复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第4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圈养375只,栖息地258-349万公顷,栖息地保护区67个。但由于栖息地的破碎化,大熊猫的生存还是存在很大威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不同于常见的动物采用的____________调查方法来估算种群密度,对大熊猫我们必须进行“人口普查”。

2)科研人员常用“种群生存力分析”来研究各保护区的大熊猫种群的存活能力。种群生存力分析是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分析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灭绝风险的方法。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保护区大熊猫进行“种群存活力”分析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请据表分析回答。

初始种群规模/

10

20

25

30

35

40

45

50

60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

0412

0132

0076

0041

0023

0010

0002

0001

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3%”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在____________只之间。

3)科研人员对卧龙山保护区的大熊猫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了该保护区的大熊猫数量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科员人员得出该结论的最可能依据是:______________

A.将有其它保护区的大熊猫迁移而来

B.人工圈养大熊猫的野外放归

C.该调查期间大熊猫的增长速率较高

D.卧龙保护区大熊猫的年龄组成处于增长型

42019125日消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最新发布,三只大熊猫将择机被放归到位于江西省的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铜鼓县交界处。这是大熊猫首次在四川以外的地方野化放归。请分析选择官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熊猫还算幸运的,而就在202013日长江白鲟灭绝的新闻刷屏,有网友哭了: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别!这是继白鳍豚和长江鲥鱼被研究人员宣布功能性灭绝之后的又一坏消息。中华鲟,长江鲟甚至连普通的江豚的种群数量都在锐减,保护它们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都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效应。科学家发现生长素只促进核的分裂(因促进DNA合成),与细胞质的分裂无关,而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对细胞质的分裂起作用。研究还发现在侧芽处涂抹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据此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促进分裂的效应需要在生长素存在时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来

B.细胞分裂素解除顶端优势的原因最可能是影响顶芽生长素向侧芽运输

C.验证细胞分裂素解除顶端优势时在侧芽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时要保留顶芽

D.上述现象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