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问题.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其除草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EPSPS酶的合成,最终导致植物死亡.但是,它的使用有时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目前,已发现可以从一种抗草甘膦的大肠杆菌突变株中分离出EPSPS基因,若将该基因转入农作物植物细胞内,从而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就能耐受高浓度的草甘膦.
(1)如图1A-F表示6株植物,其中,植物A和D对草甘膦敏感,B和E对草甘膦天然具有抗性,C和F则经过了转基因处理,但是否成功还未知.若A-C浇清水,D-F浇的水中含有草甘膦,上述植物中,肯定能健康成长的是ABCE.

(2)图2所示的酶M和酶N是两种限制酶,图中DNA片段只注明了黏性末端处的碱基种类,其它碱基的种类未作注明.

多个片段乙和多个片段丁混合在一起,用DNA连接酶拼接得到环状DNA,其中只由两个DNA片段连接成的环状DNA分子有3种.
(3)图3中A和B分别表示两段DNA序列.表格分别表示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
据图:假设位于EPSPS基因两侧的DNA序列均如图A所示,则应选择表格中酶2进行酶切;若位于EPSPS基因两侧的DNA序列分别如图A和B所示,则应选择表中酶2和3进行酶切.

分析 1、解答本题所需的关键信息是“植物A和D对草甘膦敏感,B和E对草甘膦天然具有抗性,C和F则经过了转基因处理,但是否成功还未知.”,再根据题干中的处理方法进行判断即可.
2、切割DNA的工具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又称限制酶,限制酶是基因工程必需的工具酶,其特性是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依据图M信息及题干相应文字信息,可推出片段甲、乙、丙均有酶1切割形成,所以片段丁、戊是由酶2切割形成的,则酶N特异性剪切的DNA片段是;多个片段乙和多个片段丁混合,用DNA连接酶连接可形成乙乙、乙丁、丁丁三种连接方式(只考虑两个DNA片段连接.

解答 解:(1)A-C浇的是清水,因此都能健康成长.D-F浇的水中含有草甘膦,其中D对草甘膦敏感,不能健康成长;E对草甘膦天然具有抗性,能健康成长;F虽经过了转基因处理,但是否成功还未知,因此不一定能健康成长.因此,上述植物中肯定能健康成长的是ABCE.
(2)将多个片段乙和多个片段丁混合在一起,用DNA连接酶拼接得到环状DNA,其中只由两个DNA片段连接成的环状DNA分子有3种情况,分别是乙与丁相连,乙与乙相连,丁与丁相连. 
(3)利用表格信息及限制性酶2和限制酶3的酶切位点可推知假设位于EPSPS基因两侧的DNA序列均如图2中A所示,则应选择表格中酶2进行酶切;若位于EPSPS基因两侧的DNA序列分别如图2中A和B所示,则应选择表中酶2和3进行酶切.
故答案为:
(1)ABCE
(2)3
(3)2    2和3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理解限制酶的作用特点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图形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黄石有个1000余亩的草甸山,生长着及腰深的黄背草、白芒、芭茅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春日的草甸山一片绿海,秋日则如金黄麦浪,吸引了不少游客休闲,也吸引了一些学生来调查研究.
(1)美丽的草甸山给人们提供了休闲放松的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某同学用样方法调查草甸山上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则取样最关键的是随机取样.
(3)也有同学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取回了一些土壤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结果会使统计结果偏小(偏大、偏小、不变).
(4)草甸山上,黄背草高约0.5米,白芒1-2米,而芭茅可达2-4米,这体现了该群落的垂直结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机构培育出在内陆地区高产的棉花新品种,为研宄沿海地区高盐土壤对该新品种生长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材料:棉花新品种幼苗、河水、加盐河水等
(2)实验步骤:
①实验前一周将生长状况相似棉花幼苗移栽到低盐土壤花盆中,实验时从中随机选取若干的棉花幼苗平均分为两组.
②实验组土壤每天浇灌适量的加盐河水,对照组每天浇灌等量河水,其它生长条件相同.
③连续一周测量两组棉花相同位置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变化,在第7日测量净光合速率变化.
(3)实验结果: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mg/g)变化如表l:第7日净光合速率(μmol•m-2•s-1)变化如图1:

①提取叶绿素时,研磨叶片过程加少量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②图l中实验组棉花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较高,据表1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是高盐环境使叶片中叶绿素(物质)含量下降,使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还原氢和ATP减少.
处理试验天数
234567
对照组1.52.02.42.22.22.12.5
1.51.72.01.81.61.01.1
③图中7:00~9:00,限制实验组棉花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11:00时对照组光合速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主要是气孔关闭,叶片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减少.
④图中7:00一15:00,实验组光合积累总量显著低于(低于,高于)对照组,两组净光合速率的差距最大时,对照组净光合速率是实验组的5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一个视野中,完整的细胞个数为80个,当放大倍数增加4倍,该视野中可观察到的完整细胞个数为20个
B.一个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60%、10%,该种群中每种基因型的个体中雌雄比例为1:1,所有个体自由交配,子代中基因型频率不变
C.某学校的学生中某一相对性状的各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约为9.3%
D.人的ABO血型决定于3个等位基因IA、IB、i.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血型频率(基因型频率):A型(IAIA,IAi)=0.45;B型(IBIb,IBi)=0.13;AB型(IAIB)=0.36;O型(ii)=0.06.IA、IB基因的频率分别是0.3、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肝移植后的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出现细菌感染而使生存质量下降.有学者就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1)实验一:将若干健康、状况相似、体内无病原体的大鼠均分为G1、G2、G3三组.各组大鼠移植A类大鼠肝脏,肝移植术后处理方法见表1.处理n天后,检测各组大鼠的排斥反应程度,结果如表2.
表1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方法
组别注射试剂
G1生理盐水(灭菌)
G2大肠杆菌菌液
G3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
表2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结果
组别排斥反应程度较轻个体比例排斥反应程度中等个体比例排斥反应程度较重个体比例
G1017%83%
G250%33%17%
G383%17%0
①移植器官中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可作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②环孢霉素A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减弱(加强/减弱)免疫系统功能.
③据表2可知,G1组免疫排斥反应最为强烈.本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感染减弱大鼠肝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程度,但其作用较免疫抑制剂弱.
(2)实验二:机体中的T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Th1和Th2两类细胞.Th1分泌的蛋白IFN-γ、Th2分泌的蛋白IL-4均可影响免疫排斥反应的程度.测定实验一处理n 天后各组大鼠淋巴细胞中指导上述蛋白质合成的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如表3.
表3 相关mRNA的相对含量
组别IFN-γ mRNA相对含量IL-4mRNA相对含量
G11.4900.887
G20.7051.741
G30.6302.039
④由表3推测,与G1组相比,G2组和G3组大鼠促进了T细胞分化成为Th2细胞,减弱了T细胞分化成为Th1细胞.
⑤该系列实验中要使用到CO2培养箱,箱内CO2气体的比例为5%,其作用为维持培养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一人体精原细胞(2N=46),所有的染色体上的DNA双链均用15N标记,置于14N条件下培养,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和一次减数分裂,仅就被标记的染色体数目而言,最终最少可能产生多少种子细胞?最多可能产生多少种子细胞?(  )
A.1种;8种B.2种;4种C.1种;4种D.2种;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科学家尝试使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在检测目的基因导入成功后,删除转基因烟草细胞内的抗除草剂基因.其技术过程如下(图中的■代表基因前的启动子),据图回答:
(1)loxP是一种只有34个碱基对构成的小型DNA片段,是有两个13个碱基对反向重复序列和中间间隔的8个碱基对序列共同组成,自身不会表达,插入质粒后也不影响原有基因的表达,其碱基序列如下:

Cre酶能特异性地识别此序列并在箭头处切开loxP,其功能类似于基因工程中的限制酶.从遗传学角度分析,Cre酶改变质粒产生的结果相当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
(2)将重组质粒导入到植物细胞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作为标记基因,抗除草剂基因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成功的原因是抗除草剂基因和目的基因在同一个质粒上.
(3)经检测成功后,抗除草剂基因已没有用途,继续留在植物体内可能会造成的安全问题是抗除草剂基因可能转移到杂草中.经Cre酶处理后,质粒中的两个loxP序列分别被切开后,可得到如上图右侧的这两个DNA分子.由于抗除草剂基因前没有了启动子的原因,抗除草剂基因不再表达,之后会在培养过程中消失.
(4)loxP序列是有方向性的.如果经Cre酶处理后,发现抗除草剂基因反向连接在质粒一上,则原来质粒一中这两个loxP序列的方向是C.
A.两个都是正向       B.两个都是反向
C.一个正向一个反向   D.与方向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表是一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表中的A、B、C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图是该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单位:102千焦/m2/年
PgPnR
A157.865.092.8
B870.7369.4501.3
C211.520.1191.4
(1)据表分析回答:
①能量流动是从A、B、C中哪个成分开始的?B为什么?B所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
②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这个生态系统仍处于逐渐发展壮大之中,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Pg(生产者的)>R(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
(2)据图分析回答:
①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②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演替的过程是先出现草本植物群落,再出现灌木群落,最后出现乔木群落(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该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③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大直至稳定,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
④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气候、土壤(写出二种影响因素)等环境条件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蒸馏水(清水)和生理盐水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试剂,以下关于它们的作用,错误的是(  )
A.“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是使红细胞吸水膨胀并最终胀破
B.“观察线粒体”实验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应用生理盐水以保证细胞活性
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可以用生理盐水洗去苏丹染液表面的浮色
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清水漂洗,防止解离过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