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代谢有关的问题.

组别
温度27℃28℃29℃30℃
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1-2-3-4
光照后的重量变化(mg)*+3+3+3+2
*指与暗处理前的重量进行比较.“-”表示减少的重量值.“+”表示增加的重量值
(1)图甲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在a、b、c、d四浓度中,消耗葡萄糖最少时对应的氧浓度是
 
;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消耗葡萄糖的量
 
倍.
(2)图乙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 a点将向
 
移动,b点将向
 
移动.
(3)图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和O2释放量的变化图.图中光照强度为时对应的
 
柱形图是错误的.光照强度为
 
时,该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光照强度为d时,该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
 
个气体单位.
(4)图丁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无机离子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在自然情况下,土壤中该无机离子的浓度比根细胞中该无机离子的浓度
 
(低、高),所以幼根表皮细胞是通过
 
方式吸收土壤中该无机离子.只依据“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变化的曲线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无机离子的吸收量,理由是
 

(5)用某种绿色植物叶片,以温度为变量进行分组实验:已知每组叶片实验前的重量相同,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结果如表戊.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氧气产生量最多的是第
 
组叶片;在28℃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为
 
mg.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专题:
分析:分析图甲,a浓度:氧吸收为0,只有无氧呼吸.b浓度:有氧呼吸为3,无氧呼吸为(8-3);c浓度:有氧呼吸为4,无氧呼吸为(6-4);d浓度:有氧呼吸为7,无氧呼吸为0.由此判断:c浓度最适于贮藏;b浓度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2.5,为有氧呼吸(0.5)的5倍;d点无氧呼吸为0.
分析图乙,a点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为光补偿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点为光饱和点.
分析图丙,光照强度为a表现为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可以为0;光照强度为b时,单位时间内CO2和O2释放量为0,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光照强度为C时,柱形图错误;光照强度为d时,该细胞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8个气体单位.
分析图丁,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无机离子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
分析表格,光照后氧气产生量最多指真正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量最多,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为真正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量=净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解答: 解:(1)最适合该植物器官储藏的氧浓度是有机物分解最少的浓度,一般认为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越少,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越少,对应c点的氧浓度是有机物分解最少的点.丙图中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比较弱,而无氧呼吸处于被抑制状态,最有利于植物器官的储藏,据化学反应式可知,分解等量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无氧呼吸的3倍,图中当氧尝试为b时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3单位,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5单位,则无氧消耗的葡萄糖与有氧消耗的比值为5×3÷3=5.
(2)将温度由恒温30℃调节到25℃,由于乙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所以其呼吸作用减弱,a点将向下移动.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减弱,故b点将向左移动.
(3)图丙中光照强度为时对应的c柱形图是错误的.光照强度为d时,该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光照强度为d时,该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8个气体单位.
(4)在自然情况下,土壤中该无机离子的浓度比根细胞中该无机离子的浓度低,所以幼根表皮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土壤中该无机离子.只依据“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变化的曲线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无机离子的吸收量,理由是吸收量=积累量+输出量.
(5)第一组:27℃时,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1mg,净光合作用合成量=3+1=4mg,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1+4=5mg.
第二组:28℃,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2mg,净光合作用合成量=3+2=5mg,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2+5=7mg.
第三组:29℃,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3mg,净光合作用合成量=3+3=6mg,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3+6=9mg.
第四组:30℃,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4mg,净光合作用合成量=4+2=6mg,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4+6=10mg.
因此,28℃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为5mg,光照后氧气产生量最多的是第四组叶片.
故答案为:
(1)c     5
(2)下    左
(3)c     d     8
(4)低     主动运输     吸收量=积累量+输出量
(5)四     5
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运输、图象识别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回答有关下图的问题:

(1)图中①~⑤所示的生物工程为
 
.该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对
 
的修饰或合成,对现有的
 
进行改造,或制造出一种新的
 
,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求.
(2)图中序号④所示过程叫做
 
,该过程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同于翻译过程的是
 
(请将模板碱基写在前)
(3)若大量扩增目的基因,则用的是技术
 
(写出全称),该过程需要的聚合酶的特点是
 

(4)若预期蛋白质欲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在图中⑨过程之前,要对精子进行筛选,保留含性染色体的
 
精子.
(5)为获得较多的受精卵进行研究,图中⑥过程一般用激素对供体做处理.为提高培育成功率,进行⑩过程之前,要对
 
动物做处理.若图中的卵母细胞来自从屠宰场收集的卵巢,则其在⑧之前需进行体外培养到期方能受精.
(6)用胚胎分割技术处理发育到期或囊胚期的早期胚胎,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若是对囊胚进行处理,要注意将
 
均等分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索α-萘乙酸(NAA)促进葡萄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结果如图.请根据预实验的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1)材料用具:葡萄枝条若干、烧杯、量筒、培养皿、α-萘乙酸标准液、蒸馏水等.
(2)配制溶液:配制浓度梯度差为0.5ppm的9份α-萘乙酸溶液,浓度依次为
 
,编号1~9.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葡萄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
第二步:将9份葡萄枝条的基部分别
 
在1~9号α-萘乙酸溶液中.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葡萄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每天对扦插枝条的
 
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连续观察一周.
(4)请设计本实验的观察记录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能量直接来自于(  )
A、葡萄糖的分解
B、脂肪的分解
C、三磷酸腺苷的合成
D、三磷酸腺苷的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基因工程的出现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定向的改变生物,培育出新品种
C、基因工程所涉及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质粒
D、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B、组织液中的CO2可参与pH稳态的调节
C、组织液中的物质固定不变
D、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1个ATP分子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剧烈运动后体内ATP的含量不会明显下降
D、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
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混合而成
C、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是先注入1mL0.1 g/mL的NaOH溶液,摇匀,然后再注入1mL0.01 g/mL的CuSO4溶液,摇匀
D、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不需要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示①、②、③为三个用半透膜制成的小袋,①和②半透膜小袋的体积相同,③袋的体积较大;三个小袋的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细玻璃管.①和③半透膜小袋内盛有溶液甲,②袋内盛有溶液丙;将①、②、③三个小袋同时置于盛有溶液乙的大容器中.已知原初3个细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一致,三种溶液的浓度大小分别为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请回答: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显示①、②、③三个小袋上端细玻璃管内液面可能变化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