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雌性果蝇(2N=8)的一个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xBXb的卵细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A、aXBXb
B.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2条X染色体
C.第一极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含有6条姐妹染色单体
D.该卵原细胞产生的极体中有的不含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五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
①肽酶 ②解旋酶 ③纤维素酶 ④ATP水解酶 ⑤DNA连接酶
A.碱基间氢键、肽键、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磷酸基团
B.肽键、碱基间氢键、植物细胞壁、高能磷酸键、磷酸二脂键
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层、NADPH、氢键
D.R基、晚氧核苷酸、细胞膜、ATP、磷酸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鼠骨骼肌细胞接受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需要运载体才能运入细胞)后,该基因可表达出S蛋白,而S蛋白可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探究接种不同剂量的基因疫苗小鼠的抗体效价(一种衡量免疫效果的单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树突状细胞能特异性识别不同的抗原
B.图甲中,细胞④和⑥在二次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C.图乙中,对照组指的是不做任何处理的组别
D.上述抗体效价实验,应随机挑选若干只小鼠,并均分成5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A.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
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C.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D.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名为“Notch”的蛋白质,它能快速修复受损的脑细胞.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最多为20种
B.合成蛋白质时脱水缩合过程是在核糖体中完成的
C.该蛋白质与血红蛋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组成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各不相同
D.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沙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 ,该试剂与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 。
(2)在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试剂是 ,用其染色时,洗去浮色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这是因为酒精 。
(3)在检测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先向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液的量只有3~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 。
(4)本实验注意事项:
①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 ,使用时再等量混合均匀用于实验。
②在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中,对试管中溶液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沙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B.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D.DNA聚合酶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9月调研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人体每个细胞中都存在着中间丝状蛋白质(IFs),能够避免人们出现水疱、白内障和痴呆症等疾病。研究发现,果蝇和人类存在着大量共性蛋白质,其中包括类似于上述作用的中间丝状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中间丝状蛋白质的单体是___________,控制果蝇的中间丝状蛋白质基因与控制人类的中间丝状蛋白质基因是否一定相同?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请用箭头和相关的文字写出遗传信息从中间丝状蛋白质基因流向中间丝状蛋白质的过程:___________。
(2)生物学家摩尔根在研究果蝇行为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突变体,利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做杂交实验时,发现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且与X染色体的遗传相似。若选出F2中的红眼果蝇让其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白眼果蝇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__。
(3)基因突变大多数对生物有害,甚至导致死亡。一只突变型(棒状眼)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正常眼)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注:野生型为纯合子,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XBY或XbY也可被认为是纯合子。)
①据此分析,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出现上述比例关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具题判断,控制正常眼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填“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9.4周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C占该链碱基的比例为36%,则在以其为模板转录而成的mRNA中碱基G所占比例为
A.32% B.36% C.64% D.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