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基因频率的变化
专题:
分析:本题考查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知识,逐项回答.
解答: 解:A、因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随机发生的,所以,即便环境没有改变,也可能会因为突变改变基因频率,另外个体的迁入迁出同样影响基因频率,A错误;
B、物种在群落中会与其它物种构成一些种间关系,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例如:如果狼灭绝了,那么羊会因为天敌减少而导致进化速度变慢,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故选:B.
点评:正确理解变异与进化的知识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果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装片,肯定能看到一个完整的细胞核的是(  )
A、蟾蜍的红细胞
B、放线菌菌体
C、根尖有丝分裂分裂期细胞
D、圆褐固氮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以下五项指标(俗称“乙肝两对半”):
序号 检测对象 中文名称 相关物质及检出的意义
1 HBsAg 表面抗原 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sAg无传染性
2 HBsAb 表面抗体 人体产生,保护肝脏
3 HBeAg E抗原 乙肝病毒的“内部零件”,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
4 HBeAb E抗体 表明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性
5 HBcAb 核心抗体 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HBcAg)的抗体,它表示乙肝病毒在复制
(1)人体产生HBsAb和 HBeAb的细胞是
 
.当得过乙肝且痊愈不久的病人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时,能够产生上述细胞的细胞是
 

(2)在两对半检测中,如果出现1、3和5阳性即为“大三阳”.此时乙肝病毒处于
 
状态,
 
(有/没有)显著的传染性.
(3)乙肝病毒寄生在人体的细胞中,人体免疫系统通过
 
免疫消灭乙肝病毒,即通过
 
细胞使
 
细胞裂解死亡而使病毒失去寄生的基础.
(4)上世纪六十年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澳抗的来源可能是HBV入侵的肝细胞裂解后未组装的过剩的蛋白颗粒或
 

(5)早期的乙肝疫苗来自于澳抗的分离纯化,不光成本高,产量低,而且乙肝病毒中具有侵染性的
 
(成分)很难彻底分离,因此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我国卫生部已明确规定,自2000年起,血源疫苗已停止生产及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运用
 
技术生产的疫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下列处理不恰当的是(  )
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要进行无菌处理
B、提供种类齐全的营养物质
C、提供纯氧以保证细胞的呼吸作用
D、保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示溶酶体能与进入细胞的大分子物质、细菌等结合并使之分解,它也能分解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①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B、②过程与膜的某些糖蛋白功能有关
C、③过程表示将发生自身免疫疾病
D、正常条件下溶酶体内的酶不能透出膜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研人员对某农田在不同时期分别用不同方法进行害虫防治,同时调查害虫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施用农药诱发害虫产生抗农药基因突变
B、害虫与蜘蛛种群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C、引入蜘蛛会定向改变害虫种群抗农药基因频率
D、该农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保持稳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染色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染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线粒体,把烘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健那绿染液中染色
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把解离后的根尖直接放到龙胆紫染液中染色
C、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直接放人甲基绿、呲罗红混合染液中染色
D、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把苏丹Ⅲ染液滴到载玻片的花生子叶薄片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嫩肉粉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从木瓜中提取出的蛋白酶.利用嫩肉粉溶液腌渍肉块,可使肉类  蛋白质水解成小分子多肽(短肽)和氨基酸,从而有利于消化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嫩肉粉适于在常温条件下贮存,以保持木瓜蛋白酶的活性
B、木瓜合成蛋白酶过程中,遗传信息由基因依次流向mRNA、tRNA和酶
C、经嫩肉粉作用后,肉块产生的短肽和氨基酸总质量比被分解的蛋白质高
D、肉块被腌渍时,木瓜蛋白酶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肌细胞发挥水解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植物细胞受损后通常会释放出酚氧化酶,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多酚氧化酶是引起果蔬酶促褐变的主要酶类,是引起果汁褐变的最主要因素.人们利用酚氧化酶的功能和特性加工制作商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别储存在细胞的不同结构中.能实现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
 
系统,组成该系统的结构具有的功能特性是
 
的特性.茶叶细胞中也存在众多种类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茶叶制作工艺中:有手工或机械揉搓、热锅高温炒制、晒干、炒干等方法.其中,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先进行
 
工艺过程(提示:绿茶颜色为绿色),这一过程的目的是
 

(2)把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作如下表的处理,完成下列问题:
步骤
试管
 ①酚氧化酶提取液的处理②加入缓冲液 ③加入酚类底物实验后的颜色
A不作处理2mL2mL褐色
B加入蛋白酶,10分钟2mL2mL无色
C加入三氯乙酸(强酸),10分钟2mL2mL
 
推测实验后,试管C中的颜色是
 
.试管A、C对照,你能提出什么结论?
 
.试管A、B对照,说明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
 

(3)基因工程已应用在抗褐变品种的改良上,目前比较成功的是反义RNA技术(反义RNA可直接作用于靶MRNA的SD序列和部分编码区,直接抑制翻译).有人将一段cDNA片段通过
 
的方法导入马铃薯的细胞中,并表达得到反义的RNA,结果块茎中的酚类物质氧化受阻,表皮被擦破后不发生褐变.你认为反义RNA发挥作用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