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型神经递质能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由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
B.胃泌素可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C.抗体直接消灭宿主细胞内麻风杆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植物体内发育着的种子里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细胞分裂素,从而促进果实发育

分析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2、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
3、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解答 解:A、兴奋型神经递质能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由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A正确;
B、胃泌素可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属于负反馈调节,B错误;
C、抗体在细胞外液中,其不能直接消灭宿主细胞内的麻风杆菌,C错误;
D、植物体内发育着的种子里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从而促进果实发育,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识记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并能据此准确判断相关实例;识记抗体的分布;识记生长素的合成及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效应器,乙图是甲图中d(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神经中枢.若刺激图丙中b点,b点处神经纤维膜外电位变化情况是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图中除b点外acde(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图乙中神经递质的合成及释放主要与细胞器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只能由A传到B,其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到突触后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胰岛素是一种人体内的蛋白质类激素,它由51个氨基酸,两条肽链构成.
(1)从如图分析,一个胰岛素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NH2 和-COOH 数目分别是2个和2个,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
153个碱基对.
(2)若用35S 标记的氨基酸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同一个人的几种体细胞,发现只有胰岛B细胞能合成并分泌含放射性的胰岛素,根本原因是该细胞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胰岛素的分泌,受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下丘脑所调控;研究人员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体内,组织细胞无法有效地摄取、利用、转化和储存血糖,导致其浓度异常偏高,其原因可能是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功能受损,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也可能是组织细胞表面缺乏胰岛素受体而引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结果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欲检测密闭光照下溶液中蓝藻的种群密度可选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
(2)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多、少、相等).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少(多、少、相等).
(3)在蓝藻的拟核中每个脱氧核糖连接2个磷酸.
(4)蓝藻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含有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和色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甲图中的因素外,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
(2)图甲的生物种群密度将会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乙图中ab时间段内种群数量的增长与此类似.
(3)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时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值,对应在乙图上的c 点.同一森林生态系统中,野生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多于老虎,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定进行分析,原因在于大熊猫所处的营养级较低(获得的能量较多).
(4)农田生态系统中,一个生长季节收获的农作物所含有的能量m,农作物通过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为n,这些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季节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大于(大于/等于/小于)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A过程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的“小鼠细胞”是B淋巴细胞.B过程是细胞融合,该过程常用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或电激等诱导.
(2)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3)在动物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气体环境主要是提供细胞所需的O2和CO2,其中 O2用于细胞有氧呼吸,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pH.
(4)与传统的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等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相应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都发生变化
B.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淀粉酶在内环境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C.斐林试剂可检测“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因变量变化
D.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ATP水解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等产品.下图甲表示玉米深加工过程,图乙表示为了获得玉米新品种常采用的一种育种方式,请回答以下问题:

(1)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最终被水解成葡糖糖才能供给酵母菌利用,纤维素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人们常常是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2)使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源.如果还要对土壤中该类微生物进行计数,则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3)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压榨法或萃取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
(4)在育种过程中,若改变图乙过程所使用的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则可能不会形成愈伤组织,而是形成胚状体.若愈伤组织没有形成根,但分化了芽,其原因可能是培养基中生长素较少,细胞分裂素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培育高产柑橘品种,用柑橘果肉生产果汁,柑橘皮生产微生物蛋白(即微生物菌体).
回答下列问題: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条途经:一种是花粉经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经诱导分化成植株.
(2)微生物蛋可作为动物的蛋白质饲料,因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率快,不受地区、季节和气候的限制,而且蛋白质是细胞干重(填“干重”或“鲜重”)中含量最高的物质.实验室里检测蛋白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
(3)用柑橘皮生产微生物蛋白时,柑橘皮中的纤维素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为了高效生产微生物蛋白,柑橘皮中还要添加一定量的尿素作为氮源,因为合成的微生物蛋白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0、N.
(4)从土壤中分离纯化纤维素分解菌,应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采集土样,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常用刚果红染色法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