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时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之一,此过程中需要先注射抗原,使生物体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再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并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大量增殖的杂交瘤细胞,最后经过体内和体外培养获取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优点.
2、单克隆抗体的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两次抗体检测:专一抗体检验阳性.
解答 解:(1)据甲图中显示,对小鼠注射埃博拉病毒诱导小鼠产生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细胞融合的诱导的因素为化学因素,如聚乙二醇;生物因素,如灭活病毒,物理因素,如电激.
(2)甲图中经选择性培养的①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②细胞.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治下一代.烟草细胞是植物细胞,可以用 农杆菌转化法将重组DNA导入烟草细胞.
(4)将细胞培养成植株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这项技术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故答案为:
(1)埃博拉病毒 灭活的病毒
(2)杂交瘤 抗体
(3)目的基因 农杆菌转化法
(4)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点评 本题考查动物和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单克隆抗体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知识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过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可以使血液的成分不变 | |
B. | 稳态是机体通过调节作用,在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下实现的 | |
C. |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 |
D. | 稳态有利于细狍代谢的正常迸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 |
B. | c激素由下丘脑分泌,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 |
C. | 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降低血糖浓度 | |
D. | 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Ⅱ4、Ⅱ5、Ⅲ1均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 |
B. | Ⅱ5、Ⅲ1均没有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 |
C. | Ⅱ4、Ⅱ5携带白化病基因,Ⅲ1不携带白化病基因 | |
D. | Ⅲ1携带白化病基因,Ⅲ2同时携带白化病、红绿色盲症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长素的产生 | |
B. | 生长素浓度升高会抑制组织中乙烯的合成 | |
C. | 发育中的果实生长素含量较高 | |
D. |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中,得到胚状体和愈伤组织都是通过哪个过程进行的
A.分化 B.脱分化 C.再分化 D.诱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子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以DNA为模板,使DNA子链从5′端延伸到3′端的一种酶
B.Taq DNA聚合酶必须在每次高温变性处理后再添加
C.DNA聚合酶能特异性地复制整个DNA的全部序列
D.Taq DNA聚合酶是从深海生态系统中发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 、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南常德石门第一中学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乙中的b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
B.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
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