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量取2mL 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量筒
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专题:
分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0.1g/ml的NaOH和乙液:0.05g/ml的CuSO4构成;
注意事项:①用于检测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③必须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解答: 解:A、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量筒,这样量取的更准确,故A选项正确;
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有利于试管中液体的快速升温,故B选项正确;
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蓝色,斐林试剂的颜色为蓝色,故C选项错误;
D、斐林试剂要现用现配,不能长期保存,故D选项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下列有关这一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
B、细胞不需要的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易进入细胞
C、细胞中的成分如核酸等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D、由于膜的存在,某些致病的病毒、细菌等不能进入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血红蛋白与氧能进行可逆性结合,但不同的生物在含氧量不同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特性发生了变化.如图是对4种具有代表性的水生动物体的氧合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后绘制的曲线.你认为哪种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在被有机物污染的水域中生存能力最强(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最可能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  )
A、C、H、O
B、C、H、O、N
C、C、H、O、P
D、C、H、O、N、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一个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
A、两者均增多
B、两者均未增多
C、糖增多,盐末增多或没有
D、盐增多,糖未增多或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
A、DNA分子上的某个基因模板链含有600个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最多含有的氨基酸数为200个
B、将一个被15N标记的噬菌体(含一个双链DNA分子)去侵染含14N的细菌,噬菌体复制3次后,则含有15N标记的链数占总DNA链数的
1
8
C、在某双链DNA分子的所有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26%,则腺嘌呤的分子数在某一条链中所占的比值不能超过48%
D、某双链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
(A+C)
(T+G)
=0.4,上述碱基比例在其互补单链中是2.5,在整个DNA中其比例是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农业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
 
,即
 
(填“高”或“低”)浓度促进生长,
 
浓度抑制生长.
(2)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
 
(填序号).
(3)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
 
 左右(用字母表示).
(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C段时,其对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内色素颗粒的运动能够引起鱼类体色的改变,研究中通常采用不同的色素细胞指数等级来表示色素颗粒扩散的程度.
(1)当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时,鱼类的眼和松果体作为
 
接受这一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
 
,经分析综合最终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表颜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
 
,使体表颜色加深.由此可以看出:鱼的体色受
 
的调节.
(2)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人们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1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显微镜、载玻片等
实验步骤:
①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②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肾上腺素,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作为对照.
③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深到浅依次是
 

④再取另一条鲫鱼,用其体表同一部位的鳞片制成多个
 
,分别用适宜浓度的上述物质进行处理,10分钟后显微镜下观察鳞片内色素细胞中色素颗粒运动的情况,记录各组鳞片的
 
,从而定量分析相关物质对鱼体色的影响.
(3)金鱼是由野生鲫鱼演化而来的,其丰富多彩的体色大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已知控制金鱼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研究金鱼体色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利用棕色和非棕色金鱼进行了下列几组实验.
第一组:棕色金鱼雌雄交配,后代均为棕色个体;
第二组:纯种非棕色金鱼与棕色金鱼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代均为非棕色个体;
第三组:用第二组中的F1与棕色金鱼杂交,统计后代中非棕色个体为2867条,棕色个体为189条,比例约为15:1.
请分析并回答:
①跟据第一、二组实验结果可以推断,金鱼体色的
 
为显性性状,棕色金鱼个体一定为
 

②第三组杂交称为
 
,依据其结果可以推知F1产生的配子的
 
 
,进而可以推断棕色性状是由位于
 
(同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对基因控制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