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切断a处的酶简称内切酶,被称为“基因剪刀” | |
B. | 连接a处的酶为DNA聚合酶,被称为“基因针线” | |
C. | RNA聚合酶可通过识别基因中的特定碱基序列与DNA分子结合 | |
D. | 切断和连接b处的酶分别是解旋酶和DNA连接酶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DNA分子片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的作用位点;b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
解答 解:A、a为磷酸二酯键,可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断,而限制性内切酶简称为限制酶而不是“内切酶”,又被称为“基因剪刀”,A错误;
B、a为磷酸二酯键,可被DNA连接酶连接起来而不是“DNA聚合酶”,而DNA连接酶称为“基因针线”,B错误;
C、RNA聚合酶可通过识别基因中的特定碱基序列(启动子)与DNA分子结合,C正确;
D、b为氢键,而DNA连接酶连接的是磷酸二酯键,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DNA分子片段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基因工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及其作用位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 B. |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 ||
C. |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 D. | 只加生长素不加细胞分裂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全国卷1参考版) 题型:综合题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 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分泌抗体,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全国卷1参考版) 题型:选择题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 |
B. | 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 |
C. | 性激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
D. | 核酸、酶、脂肪均含有C、H、O、N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线粒体和中心体 | B. | 染色体和叶绿体 | ||
C. | RNA和叶绿素 | D. | 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生物变异的角度看DNA损伤属于基因重组 | |
B. | 图中二聚体的形成可能受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所致 | |
C. | 修复过程涉及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
D. | DNA损伤修复降低了突变率,保持了DNA分子的相对稳定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编号 | 课题 | 选用材料与试剂 |
① |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鸡肝匀浆 |
② |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
③ | 验证酶的专一性 | 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 |
④ |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鸡肝匀浆 |
A. | 实验① | B. | 实验② | C. | 实验③ | D. | 实验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