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R和基因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B.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C.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能遗传给后代
D.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核苷酸序列不同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
A.25%
B.32%
C.50%
D.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过程②表示 技术。
(2)图中过程③核心步骤是 ,需要用到的酶是 。
(3)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培养液中除了加入诱导物和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必需的营养成分外,往往需要特别加入 ,同时在含 的无菌、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胚胎干细胞一般是从 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在功能上具有 。
(5)定向诱导使重组细胞B发生 ,从而形成功能专一的胰岛样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甲、乙两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
B. 甲图发生DNA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C. 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
D. 合成⑤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杨酸(SA)在植物体许多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组别 | 第1-3天 | 第4-9天 | 第10天 | ||||
叶面喷洒 | 日温/夜温 | 光照 | 日温/夜温 | 光照 | 分组 | 检测 | |
A | H2O | 25℃/18℃ | 适宜 | 25℃/18℃ | 适宜 | A1 | 光合速率 |
A2 | G基因表达量 | ||||||
B | ? | 25℃/18℃ | 适宜 | 18℃/12℃ | 弱光 | B1 | 光合速率 |
B2 | G基因表达量 | ||||||
C | SA | 25℃/18℃ | 适宜 | 18℃/12℃ | 弱光 | C1 | 光合速率 |
C2 | G基因表达量 |
(1)设计实验时,应遵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①所选幼苗长势相同 ②幼苗进行随机分组 ③每组均用一株幼苗作为材料 ④重复进行实验
(2)实验中A组为__________组,B组幼苗叶面应喷洒__________。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可____________(填“诱导气孔开放”、“诱导气孔关闭”或“不做处理”),以使结果更科学准确。
(3)G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种酶,它依赖于[H]发挥作用,推测这种酶参与光合作用中C3的__________过程。
(4)实验检测结果如下图。
①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但提前外施SA可明显减轻__________的影响。
②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_________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
(5)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所谓“DNA指纹”,就是把DNA作为像指纹那样的独特特征来识别不同的人。由于DNA是遗传物质,因此通过对DNA进行鉴定还可以判断两个人之间的亲缘关系,这里所说的DNA鉴定是指鉴定DNA中的
A. 碱基种类 B. 脱氧核糖排列顺序
C. 磷酸排列顺序 D. 碱基排列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错误的是( )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Ⅰ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有交叉遗传特点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不同家庭的男、女患病率总是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液属于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
B.静脉滴注的葡萄糖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C.神经细胞内液Na+浓度迅速升高时需要消耗能量
D.糖尿病、水肿、贫血、尿毒症、小腿抽搐都是内环境失调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