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下列关于以“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使用的生物材料还应包括不含32P的大肠杆菌
B.实验中T2噬菌体培养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C.本实验预期的最可能结果是上清液中放射性强,而沉淀物中放射性弱
D.仅仅本实验还不足以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陡.
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
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解答 解: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则大肠杆菌不能含32P,A正确;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标记物不同,因此T2噬菌体培养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B正确;
C、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DN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噬菌体DNA被注入到细菌细胞中,在离心后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因此本实验预期的最可能结果是上清液中放射性弱,而沉淀物中放射性强,C错误;
D、本实验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但仅凭本实验还不足以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还需要设置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NaOH扩散的深度(观察切面)、琼脂块变红的体积都与琼脂块的大小呈正相关
B.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实验中,健那绿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C.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D.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对酵母菌计数的处理为:轻轻震荡试管、摇匀,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计数板上,待培养液沉降稳定后,盖上盖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报告,在最近的10年中,全世界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三位重大疾病.如图是研究人员提出的治疗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核移植的受体细胞一般选用MⅡ期的卵母(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卵母)细胞.进行相关显微操作时,一般用微型吸管一并吸出细胞核和第一极体.
(2)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除培养液提供必需的营养条件、适宜的温度和pH、气体环境外,还需要有无菌、无毒环境,为保证无菌、无毒环境,在培养液中通常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此外,还应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代谢废物.
(3)现有一段人工合成的正常胰岛素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可利用PCR技术扩增正常胰岛素基因,该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将正常胰岛素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通常采用显微注射法.
(4)“定向诱导”的本质是使重组细胞B发生细胞分化(使重组细胞B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润到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迸行显微观察,视野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②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伸缩性比原生质层小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①处紫色会变浅
C.由于细胞壁对物质透过的选择性,③处充满清水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研究发现,基因IPA1发生某种突变后,会使水稻穗粒数和千粒重(一千粒种子的重量)增加,同时茎秆变得粗壮,增强抗倒伏能力.科学家将突变后的IPA1基因导入常规水稻品种,可以使其产量增加10%以上.如图表示培育该水稻新品种的简易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传统的杂交育种相比较,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能定向培育生物新品种、新类型,另一方面能打破边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图中步骤①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其构建“重组质粒”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能遗传给后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
(3)限制酶Bam H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在土壤农杆菌Ti质粒上有该酶的一个切点.一个Ti质粒分子经Bam H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0、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Ti质粒被限制酶Bam H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是GATC-.
(4)步骤④所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如在该过程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研究人员为探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害虫对兴安落叶松林危害的生态生理学机理,主要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
步骤1:植物材料处理选用健康、长势一致的落叶松苗,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全自然光照、50%和25%的自然光照处理,每个处理组内50株幼苗.
步骤2:动物材料处理选择新蜕皮的、个体大小发育一致、健康的舞毒蛾2龄幼虫,饥饿24h后移置到不同遮阴处理的落叶松苗枝条上,每株4只舞毒蛾幼虫,每个处理组200只幼虫.每日观察记录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状况,并用适当方法测量舞毒蛾幼虫的有关生理指标.
实验结果1: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取食落叶松针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处理幼虫平均体重(g/只)化蛹率(%)平均蛹重(g/只)羽化率(%)
4龄5龄
全自然光照0.0380.12735.500.48778.87
50%自然光照0.0080.09825.500.28154.90
25%自然光照0.0040.04717.000.05238.24
实验结果2: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取食落叶松针叶对舞毒蛾幼虫体内两种酶活性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舞毒蛾幼虫与落叶松之间的种间关系属于捕食.落叶松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的功能是将无机环境中的碳(CO2)固定进入生物群落.
(2)在植物材料处理步骤中,本研究的对照组实验处理方法是全自然光照.
(3)根据表1实验结果可知,取食遮阴处理的落叶松针叶后,4龄和5龄舞毒蛾幼虫的平均体重均比对照组低,且光照强度与舞毒蛾体重增加呈负相关性.
(4)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脂酶是昆虫体内重要的酶系,昆虫可以利用这类酶进行解毒和排毒,这是昆虫对植物防御的一种适应性,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根据实验结果2可知,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取含50%光照强度条件下的落叶松后降低最显著.
(5)根据本研究成果可知,在林业生产中针对阳坡光照比较充足的林分,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树木的密度(树木的相互遮挡程度)等方法,进而提高林木自身的抗性来抵御害虫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比率为a,其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  )
A.互补链中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互补链中鸟嘌呤与胞嘧啶所占比例为a
C.互补链中鸟嘌呤占该链碱基的比率为$\frac{(a-b)}{2}$
D.以互补链为模板转录产生的某m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所占比率为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5℃时,光合速率约为呼吸速率的3倍
B.25℃时,光合速率最大
C.30℃时,增强光照,叶绿体内C3的量会增多
D.35℃时,光照一段时间,植物体中干物质量将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贵州思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灭菌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外植体可以用酒精消毒 B.镊子等器械需用酒精灭菌

C.操作者双手需用酒精消毒 D.培养基需高压蒸汽灭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