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5S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 | |
B. | 32P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 | |
C. | 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放射性增高 | |
D. | 32P标记组;搅拌不够充分,上清液放射性增高 |
分析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 解:A、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子代噬菌体中不含35S,A错误;
B、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且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噬菌体中有少数含有亲代的DNA链(含32P),且培养时间越长,子代噬菌体数目越多,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B正确;
C、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分离后,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因此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中放射性不会增高,C错误;
D、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而搅拌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因此即使搅拌不够充分,也不会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增高,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组成成分及相应的元素组成;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明确搅拌离心的目的,能解释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大小的原因.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生产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其主要原因是( )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碳源
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省惠州市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下图分析,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任意结合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应用限制酶Ⅰ、Ⅱ同时切割二者
B.限制酶、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
C.与启动子结合的应该是RNA聚合酶
D.能够检测到标记基因表达产物的受体细胞中,也一定会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2}$ | B. | $\frac{2}{3}$ | C. | $\frac{1}{3}$ | D. | $\frac{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 |
B. | 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 | |
C. | 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 |
D. | 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膜的类别 物质种类 | 蛋白质(%) | 脂质(%) | 糖类(%) |
变形虫细胞膜 | 54 | 42 | 4 |
小鼠肝细胞膜 | 44 | 52 | 4 |
线粒体外膜 | 52 | 48 | 含量很少 |
线粒体内膜 | 76 | 24 | 含量很少 |
菠菜叶绿体内圆饼状薄膜 | 70 | 30 | 含量很少 |
A. | 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 |
B. | 活细胞中,膜上的蛋白质、脂质的含量可能是不断变化的 | |
C. | 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比外模的复杂 | |
D. | 细胞膜上的糖类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