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了耐盐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 A.
    如果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全部未知的,可用PCR技术得到
  2. B.
    可通过农杆菌的感染以实现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3. C.
    含耐盐基因的水稻细胞可经植物组织培养 获得植株
  4. D.
    可用较高浓度的盐水浇灌来鉴定 水稻植株的耐盐性
A
试题分析: 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段已知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A错误。农杆菌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实现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B正确。含耐盐基因的水稻细胞可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个体水平的检测:可用较高浓度的盐水来浇灌水稻植株,观察其存活情况,来鉴定水稻是否具有耐盐性特性;D正确。
考点:本题以“耐盐的转基因水稻”为素材,考查基因工程的步骤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生物试题 题型:071

回答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

小鼠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动物,如:利用小鼠制备抗X病毒单克隆抗体、利用小鼠进行DNA重组研究中导致了“基因敲除”技术的出现。

用小鼠制备抗X病毒单克隆抗体。

1.将小鼠等分为两组,甲组定期间隔注射适量的含X病毒的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乙组注射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取甲组小鼠脾脏中的相应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细胞融合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特点是_________。

3.为了保存有价值的杂交瘤细胞系,通常用超低温将其冻存,请分析其原_________。

用小鼠进行DNA重组研究中形成的“基因敲除”技术,能“敲除”DNA分子上的特定基因。该技术的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步:分离小鼠胚胎干细胞,这些细胞中含有需要改造的基因,称“靶基因”。

第二步:获取与“靶基因”同源的DNA片断,利用特定技术在该DNA片段上插入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成为突变DNA(如下图),使该片段上的靶基因失活。

第三步:将插入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的靶基因转移入胚胎干细胞,再通过同源互换,用失活靶基因取代两个正常靶基因中的一个,完成对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

第四步:将第三步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转移到特定培养基中筛选培养。

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4.第二步中neoR基因插入靶基因使用的工具酶是_________。neoR基因不仅能使靶基因失活,还是_________;“靶基因失活”的含义是_________。

5.从研究者成功获得如上图所示的“敲除”一个靶基因的胚胎干细胞,到将该细胞培育成“基因敲除”小鼠,运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6.科学家可以通过“基因敲除”来研究基因的功能,4题中获得的基因敲除小鼠,能否直接用来研究基因功能并说明原因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5.(7分)棉铃虫是一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工作者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这种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科学家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并成功表达,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花粉管通道法是指:利用植物花粉萌发时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毒蛋白基因送入胚囊,进而导入尚不具备细胞壁的合子或早期胚细胞,最终形成含有目的基因的种胚。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省去了组培的复杂过程。

(1)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毒蛋白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此过程是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的第三步,即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要把目的基因整合到Ti质粒的T-DNA上,其原因是                   

(2)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可以将目的基因切下并连接到运载体上。限制酶可以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切断         键。下列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         种限制酶作用产生的。

(3)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可以直接检测毒蛋白,这种检测方法称为                

也可在宏观性状水平检测该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方法是                  。已知转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结合某些昆虫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使细胞膜穿孔,肠细胞裂解,昆虫死亡。而该毒素蛋白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小,原因是人类肠上皮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