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卡尔文等人从1946年起利用新发现的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标记的CO2示踪,研究了小球藻、栅列藻等植物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同化的早期产物.历时9年,终于弄清了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同化的循环式途径,被称为卡尔文循环.
基本思路如下:
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表.
实验组别光照时间(s)放射性物质分布
12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22012种磷酸化糖类
360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
(1)卡尔文利用的是同位素示踪法来研究二氧化碳同化的早期产物,请再举两例利用这种方法研究的实验.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分泌的途径,光合作用中氧气中的氧元素的来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基因探针、DNA分子杂交.
(2)卡尔文研究的过程是在叶绿体基质(具体场所)进行,要保证这一过程的正常进行需要光反应(过程)提供[H]和ATP(物质).
(3)据表推测,光合作用中CO2在细胞中最早应该被同化成三碳化合物.实验组三中光照60s后突然停止光照C5的含量将减少.
(4)上述实验中,统计单位时间里小球藻吸收的CO2,这一数值可以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填“总光合作用强度”或“净光合作用强度”).

分析 据表分析:该实验是利用放射性的14CO2探究光合作用的碳元素的利用途径,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时间,因变量是放射性碳元素的分布情况,题表结果表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

解答 解:(1)卡尔文利用的是同位素示踪法来研究二氧化碳同化的早期产物,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的实验还有: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分泌的途径,光合作用中氧气中的氧元素的来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基因探针、DNA分子杂交.
(2)卡尔文研究的过程属于暗反应,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要保证暗反应正常进行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
(3)据表推测,光合作用中CO2在细胞中最早应该被同化成三碳化合物.实验组三中光照60s后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含量减少,将抑制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而二氧化碳固定仍在进行,因此导致C5的含量将减少.
(4)上述实验中,统计单位时间里小球藻吸收的CO2,这一数值可以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
故答案为:
(1)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分泌的途径. 光合作用中氧气中的氧元素的来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基因探针、DNA分子杂交
(2)叶绿体基质    光反应[H]和ATP
(3)三碳化合物   减少
(4)净光合作用强度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以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对照实验的原则等知识,要求考生能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脂肪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蛋白质B.脂肪C.D.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属于以下哪类物质(  )
A.核酸B.糖类C.蛋白质D.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两对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
A.$\frac{3}{4}$B.$\frac{1}{4}$C.$\frac{9}{16}$D.$\frac{3}{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水稻4个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AABB)、抗锈病有芒(AAbb)、感锈病无芒(aaBB)和感锈病有芒(aabb).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自由组合,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相等.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中,抗锈病无芒的纯合子的概率是$\frac{1}{16}$,杂合子的概率是$\frac{1}{2}$.
(3)若F2植株中重组类型占$\frac{5}{8}$则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4)水稻籽粒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结实率(B)对结实率低(b)为显性.现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系进行相关研究(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分析回答:
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棕色,结实率高的花粉呈球形,结实率低的花粉呈椭球型.若将AaBb植株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4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
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B.核糖体: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
C.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D.细胞骨架: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请判断下列有关三种曲线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一方有利
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
D.图3可以表示培养液中大核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请判断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的任何部位接受单侧光照射后都会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
B.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C.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D.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才会出现极性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人员对某林区猕猴种群数量和性别比例迸行调査,结果如下图(注:4-12岁为猕猴的生育年龄)。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该林区猕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调查时猕猴种群数最已经达到环境容纳量

C.7-9岁个体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低,与雄性因争夺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

D.各年龄组个体数量不变,若性别比例变为1:1,则猕猴的出生率将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