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科学家利用大豆幼苗研究生长素的相关实验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是研究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运输
B.乙组大豆幼茎切断倒转的目的是排除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可以通过检测两组受体琼脂块中是否具有放射性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
D.实验结果证明 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切断生长的作用

分析 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生长素的运输:
(1)极性运输:即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2)横向运输:在单侧光或重力作用下还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茎、根等处的横向运输.这种运输往往与单方向刺激有关.

解答 解:A、实验目的是研究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运输,A正确;
B、乙组大豆幼茎切断倒转的目的是排除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正确;
C、可以通过检测两组受体琼脂块中是否具有放射性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C正确;
D、实验结果只能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但不能证明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切断生长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实验图解,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以及实验设计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的基础知识,明确该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并能排除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缺失的人,非特异性免疫受损而特异性免疫不受影响
B.胸腺先天性缺失的人,细胞免疫受损而体液免疫不受影响
C.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和B细胞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D.细胞免疫过程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花叶病毒 ⑥噬菌体.
A.从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
B.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为原核生物
C.从遗传物质上看,①②③④⑥为DNA,⑤是RNA
D.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实验,证明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他们选择的实验材料及用具是:尿液、蒸馏水、试管、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还缺少的试剂是斐林试剂,实验原理是葡萄糖是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2)实验步骤:
①向试管内注入2mL尿液.
②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0℃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3)实验结果:如果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如果试管中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的一个A基因和乙植株的一个B基因分别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甲和乙的原基因型相同,都是纯合子;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且突变发生在营养器官中),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如图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是扁茎缺刻叶,请在图1中标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3)甲、乙发生基因突变后,各自的自交子一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为什么?该突变均为隐性突变,且基因突变均发生在甲和乙的体细胞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
(4)a基因和b基因分别控制两种优良性状.请利用已表现出突变性状的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通过简易的方法培育出同时具有两种优良性状的植株(用遗传图解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在研究动物胃反射时发现:在喂食前,狗看见饲喂者或听见其声音会分泌唾液和胃液.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设计在给狗喂食前给予铃声刺激,观察狗的反应实验,一段时间后,仅出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从而验证了“条件反射”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
B.喂食前给狗铃声刺激都能建立上述条件反射
C.狗吃食物分泌托唾液和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
D.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为观察不同室温条件下体温调节过程,某人在能迅速改变温度的房间内做了相关的实验 测量,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基本不变
B.皮肤温度下降的原因是室温降低,皮肤血流量减小,此时人体散热大于产热
C.低温环境中为了减少热量散失,立毛肌收缩,汗腺分泌减弱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参与体温调节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4%.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
(2)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患一种病的概率是$\frac{1}{3}$,患两种病、且是男孩的概率是$\frac{1}{24}$.
(4)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女儿患有甲病,则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甲病男孩的概率是$\frac{1}{3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固醇类物质是细胞中重要的代谢调节物质,下列不属于固醇类物质的是(  )
A.维生素DB.性激素C.胆固醇D.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