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DNA被32P标记的精子与未被标记的卵细胞受精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连续分裂两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放射性细胞数量与所有细胞数量之比逐代减少
B.放射性DNA分子数与所有细胞总DNA分子数之比逐代减少
C.可以确定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因为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均分到两极
D.无法确定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因为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此时,细胞内C3、 C5以及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 )
A.增加、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减少 D.增加、减少、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甲分解为CO2和H2O
B.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有关
C.丙合成的物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D.酵母菌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0.18周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植物杂草,而对小麦不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A.双子叶杂草对2,4-D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
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0.18周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岛上某种动物的皮肤图案有a、b1、b2、c四种,不同图案的个体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1、b2类型的出现一定是突变的结果
B.岛上所有该种动物的全部肤色基因构成基因库
C.B1和c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T3时期,b2与a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0.18周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遗传基本问题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B.表现形式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D.性状分离指杂合体之间杂交后代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0.18周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组是
①在A点时,陆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②在B点时,反应物浓度限制了酶促反应速率的提高
③如果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④如果在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的幅度会变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一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④中可能有合成磷脂的酶
B.经⑦加工的蛋白质分子都将分泌到细胞外
C.结构③不含磷脂,在细胞分裂前期复制成一对
D.若①指附着的核糖体,则其是合成氨基酸的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一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B.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是动物细胞的边界,但不是植物细胞的边界
D.细胞膜的两侧结构不是完全对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