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已知某个核基因片段碱基排列顺序如图所示
①链-GGCCTGAAGAGAAGT-
②链-CCGGACTTCTCTTCA-
若该基因由于一个碱基被置换而发生改变,由其控制合成的氨基酸序列由“-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变成“-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A、AAG;甘氨酸的密码子是GGU、GGC、GGA、GG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导致了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B.翻译上述正常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①链转录的
C.若发生碱基置换的是原癌基因,具有该基因的细胞不一定会发生癌变
D.若上述碱基置换发生在原始生殖细胞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将不能传递给后代

分析 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给子代,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一般可以遗传给后代.
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4、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解答 解:A、基因突变后,氨基酸序列由“-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变成了“-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可见基因突变导致了氨基酸序列的改变,A错误;
B、根据氨基酸序列可知,从DNA片段的第三个碱基开始,再结合第一个氨基酸(脯氨酸)的密码子可知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②链转录的,B错误;
C、细胞癌变是一系列突变累积的结果,因此若发生碱基置换的是原癌基因,则具有该基因的细胞不一定会癌变,C正确;
D、若上述碱基置换发生在配子中,可以传递给后代,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原因、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及种类;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云南曲靖一中高三复习质量监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正常人体内的抗体、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它们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D.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株洲市高一下学期期中理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校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对生物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进行验证,也是研究学习内容之一。这个小组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对有关DNA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索,有人认为DNA是全保留复制,也有人认为是半保留复制。为了证明这假设,这个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程序,请完成实验并对结果进行预测。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氮源为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分子;在氮源为的培养基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其DNA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上。

第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含)转移到含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Ⅰ),请分析:

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一半在轻带,一半在重带,则DNA的复制方式为 复制;如果DNA分布的位置是 ,则是半保留复制。

第三步: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推测结果,将子一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的培养基上再繁殖一代(Ⅱ),请分析: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一半在轻带.一半在中带,则是半保留复制;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 ,则是全保留复制。

有人提出:第一代(Ⅰ)的DNA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轻带和重带各占1/2,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

(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株洲市高一下学期期中理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

A.1/4 B.1/6

C.1/8 D.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所用的材料是花生子叶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要现配现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衰老后,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影响蛋白质合成
B.细胞中表达了解旋酶、DNA聚合酶,则说明细胞已经高度分化
C.细胞的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D.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特点
B.酶制剂可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
C.无氧条件下,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只能是叶绿体
D.有氧条件下,根尖分生区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人参是一种适宜在森林底层生活的植物,胡杨是一种适宜在沙漠环境生活的植物.图1是上述两种植物(用甲、乙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CO2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下的生理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甲、乙两种植物分别是胡杨和人参
B.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基质、线粒体、细胞溶胶
C.对于甲植物来说,图2中Ⅰ、Ⅱ、Ⅲ、Ⅳ状态对应图1的光照强度依次是c、b1、b2、0
D.若图1表示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B.血红蛋白、递质小泡、生长激素、抗体、葡萄糖、尿素和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免疫调节
D.稳态是肌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系统共同维持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