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根据如图分析回答:

(1)玉米的等位基因R、r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写出相关流程即可)对雌雄花分别套袋处理,待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花粉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再套上纸袋.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ddRr.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frac{1}{2}$.
(3)已知玉米高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F2后,对植株进行病原体(感染)处理,选出表现型为矮杆(抗病)植株,通过多次自交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需的新品种.
(4)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植株存活率是$\frac{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frac{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上图1中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12:6:2:1(不论顺序).

分析 分析图1,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是DdRr,F1自交得到F2,F2是D_R_(高杆抗病):D_rr(高杆不抗病):ddR_(矮杆抗病):ddrr(矮杆不抗病)=9:3:3:1,其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ddR_.
图2的后代中高杆:矮秆=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Dd;抗病:易感病=1:1,属于测交,则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DdRr×Ddrr.

解答 解:解:(1)玉米的等位基因R和r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对雌雄花分别套袋处理,待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花粉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再套上纸袋.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将图1中F1DdRr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ddRr.丙ddRr测交,即ddRr×ddrr→ddRr:ddrr=1:1,故丙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frac{1}{2}$.
(3)己知玉米的高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I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对植株进行病原体(感染)处理,选出表现型为矮杆(抗病).
(4)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是DdRr,F1自交得到F2,F2是D_R_(高杆抗病):ddR_(矮杆抗病):D_rr(高杆不抗病):ddrr(矮杆不抗病)=9:3:3:1.因为F2没有存活率为0的表现型,故F2成熟植株表现型种类不变,有4种.因为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frac{1}{2}$; 高杆植株存活率是$\frac{2}{3}$;其它性状的植株存活率是1.所以,D_R_(高杆抗病):ddR_(矮杆抗病):D_rr(高杆不抗病):ddrr(矮杆不抗病)=(9×$\frac{2}{3}$):3:(3×$\frac{2}{3}$×$\frac{1}{2}$):(1×$\frac{1}{2}$)=12:6:2:1.
故答案为:
(1)基因的分离          对雌雄花分别套袋处理,待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花粉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再套上纸袋
(2)ddRr         $\frac{1}{2}$
(3)病原体(感染)       矮杆(抗病)
(4)4                   12:6:2:1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关知识及概率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因此在解答本题时,首先利用分离定律对两对基因逐对考虑,然后再利用乘法法则进行组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有机物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C.过酸过碱均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D.温度越高,酶的催化作用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一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同时产生新的基因型

C.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一定能改变生物的性状

D.A基因可以突变成al、a2、a3,a基因也可以突变成Al、A2、A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
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③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
④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要相等
⑤受精时,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就是自由组合
⑥拟南芥细胞内既有DNA,也有RNA,但是DNA是拟南芥的主要遗传物质
⑦若用同位素标记原料,则复制n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100%,标记的单链占1-2/2n
A.全错B.一项正确C.二项正确D.三项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 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C.6 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根据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F2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B.F2有三种基因型,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C.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D.F1只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哪些过程会使细胞中ADP的含量增加的是(  )
①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肾小管上皮细胞
②氧气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
③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④K+、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有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判断对错)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松原油田高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

B.不同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不同种地雀

C.同一种地雀→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

D.同一种地雀→生殖隔离→地理隔离→不同种地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