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1,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是DdRr,F1自交得到F2,F2是D_R_(高杆抗病):D_rr(高杆不抗病):ddR_(矮杆抗病):ddrr(矮杆不抗病)=9:3:3:1,其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ddR_.
图2的后代中高杆:矮秆=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Dd;抗病:易感病=1:1,属于测交,则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DdRr×Ddrr.
解答 解:解:(1)玉米的等位基因R和r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对雌雄花分别套袋处理,待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花粉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再套上纸袋.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将图1中F1DdRr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ddRr.丙ddRr测交,即ddRr×ddrr→ddRr:ddrr=1:1,故丙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frac{1}{2}$.
(3)己知玉米的高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I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对植株进行病原体(感染)处理,选出表现型为矮杆(抗病).
(4)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是DdRr,F1自交得到F2,F2是D_R_(高杆抗病):ddR_(矮杆抗病):D_rr(高杆不抗病):ddrr(矮杆不抗病)=9:3:3:1.因为F2没有存活率为0的表现型,故F2成熟植株表现型种类不变,有4种.因为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frac{1}{2}$; 高杆植株存活率是$\frac{2}{3}$;其它性状的植株存活率是1.所以,D_R_(高杆抗病):ddR_(矮杆抗病):D_rr(高杆不抗病):ddrr(矮杆不抗病)=(9×$\frac{2}{3}$):3:(3×$\frac{2}{3}$×$\frac{1}{2}$):(1×$\frac{1}{2}$)=12:6:2:1.
故答案为:
(1)基因的分离 对雌雄花分别套袋处理,待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花粉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再套上纸袋
(2)ddRr $\frac{1}{2}$
(3)病原体(感染) 矮杆(抗病)
(4)4 12:6:2:1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关知识及概率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因此在解答本题时,首先利用分离定律对两对基因逐对考虑,然后再利用乘法法则进行组合.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有机物 | |
B. |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 |
C. | 过酸过碱均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 |
D. | 温度越高,酶的催化作用越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一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同时产生新的基因型
C.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一定能改变生物的性状
D.A基因可以突变成al、a2、a3,a基因也可以突变成Al、A2、A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全错 | B. | 一项正确 | C. | 二项正确 | D. | 三项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 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 |
B. | 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 |
C. | 6 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 |
D. | 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2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 |
B. | F2有三种基因型,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 |
C. |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 |
D. | F1只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④ | B. | ②④ | C. | ②③ | D. | ①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松原油田高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
B.不同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不同种地雀
C.同一种地雀→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
D.同一种地雀→生殖隔离→地理隔离→不同种地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