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巨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进人体内的抗原 | |
B. | 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人机体后会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 | |
C. | 皮肤破损出现局部炎症反应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 |
D. |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并消灭病原体 |
分析 1、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分为三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组成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解答 解:A、巨噬细胞能非特异性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A错误;
B、由于机体内有记忆细胞的存在,所以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人机体后会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B正确;
C、人体皮肤破损后,第一道防线的功能被破坏,人体的吞噬细胞发挥免疫功能,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形成局部肿胀,这属于第二道防线,C错误;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并与之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原体释放出来,最终被抗体结合而消灭,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理解T细胞和B细胞增殖分化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表示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时间(ms)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钙含量(mmol·mL-1) | 0 | 7.8 | 2.2 | 0.5 | 0 | 0 | 0 |
肌肉力量N | 0 | 2.0 | 5.0 | 3.5 | 2.1 | 0.5 | 0 |
表中数据可以说明
A.细胞内钙浓度与肌肉收缩力量有关
B.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不断增强
C.表中看出钙离子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时钙浓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红粒和白粒小麦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思路:
①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A和B(去淀粉),
②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甲试管加入0.5mL提取液A,乙试管加入0.5mL提取液B,丙试管加入 。
③三支试管各加入1mLpH缓冲液,再各加1mL
④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请回答:
(1)请填写实验思路中空格。
(2)实验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 。
(3)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 | 甲 | 乙 | 丙 |
显色结果 | +++ | + | +++++ |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 ;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 。
(4)若实验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转运无饱和性
B.转运速率不受细胞外物质浓度的影响
C.该转运方式比简单扩散的转运速率要大
D.该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一碘化钾溶液,反应后呈橙黄色 | |
B. | 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加热后呈红黄色 | |
C. | 向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脉试剂A液,加热后溶液呈紫色 | |
D. | 用苏丹Ⅲ染液处理花生子叶切片,观察到油滴呈蓝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 |
B. |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 |
C. | 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 |
D. | 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 |
B. | 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植株的生长发育状况 | |
C. | 观察只含该矿质元素的培养液中植株的生长发育状况 | |
D. | 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的生长发育状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