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请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
(1)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和图2表示酶具有的特性依次是高效性、专一性.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图4是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回答:
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从图示曲线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随着pH的变化,酶的最适温度不变.图4中A 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酶的浓度(数量)和酶的活性.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在底物充足,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酶浓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但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4、分析题图:
图1曲线中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和催化剂的有无;
图2展示酶的作用机理、酶的专一性机理和酶作用前后本身性质不变的特性;
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温度和pH)相关的曲线,底物剩余量越多表示酶活性越低;
图4是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

解答 解:(1)图1曲线中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不加催化剂的一种作为对照组,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加入酶比加入无机催化剂先达到反应的平衡点,表示了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由图2可以看出,酶只能与特定结构的反应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从而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2)图3中底物剩余量越多表示酶活性越低,在一定范围内,pH=7时酶的活性比pH=6时低而比pH=5时高,所以当pH从5上升到7时,酶活性的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题图中三条曲线最低点(酶活性最高)对应的温度相同,说明不同pH条件下酶的最适温度并没有改变;图4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A点之前,酶促反应的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底物浓度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升高不再增加,底物浓度不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A点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酶的浓度(数量)和酶的活性.
故答案为:
(1)高效性     专一性
(2)先升高后降低      温度     活性

点评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和特性,明确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通过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二下开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14C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CO2,可以直接了解光合作用的哪一过程(  )
A.光反应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B.水的光解释放O2的过程
C.CO2被还原为糖类的过程D.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中的概念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
A.1 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 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B.1 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4 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C.1 表示原核生物,2~4 分别表示大肠杆菌、乳酸菌、发菜
D.1 表示免疫系统,2~4 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没有影响(  )
A.随机交配B.基因突变C.自然选择D.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休、叶绿体、核糖体和染色体
B.葡萄糖可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C.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溶酶体和中心体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D.神经递质的释放与髙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  )
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型,请回答相关问题:

(1)若该图表示人体的神经调节,则在该模型上完成的过程称反射,其中E结构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模型中能对信号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图中的C结构(填图中字母).
(2)若该图表示人体水盐调节,且A、B、C、E为结构,D为物质.其中C代表垂体,则D代表抗利尿激素.从人吃的食物过咸时开始,到E结构做出反应为止,整个过程称神经-体液调节.与酶不同,D物质起作用后,将被灭活,因此需不断的产生.
(3)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中的部分过程,A、C、E均代表细胞,则促使C细胞开始增殖和分化的B物质包括抗原和淋巴因子.A细胞最可能是T淋巴细胞.若有经处理的抗原作用于正常人的A细胞,最终E细胞能分泌与该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此过程还会形成记忆B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电镜下观察小肠上皮细胞,发现细胞膜上有许多种不同的膜蛋白,如:与Na+和葡萄糖转运有关的膜蛋白A、与细胞粘着性有关的膜蛋白B、能与某种激素发生结合的膜蛋白C、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等,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膜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导致四种膜蛋白分子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转录的mRNA不同(转录的DNA基因不同);
(2)膜蛋白D的特性是高效性、专一性(写出两点即可),膜蛋白C不能(填“能”或“不能”)与促甲状腺激素相结合;
(3)发生癌变的小肠上皮细胞的膜蛋白B(填“A”或“B”或“C”或“D”)减少,将发生癌变的小肠上皮细胞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液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检测到被标记的癌细胞比例减少,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依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移到普通培养基的被标记细胞,(第1次增殖的结果是标记细胞仍占100%),随着细胞增殖次数的增加,不被标记的细胞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多,故被标记细胞比例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